贯彻落实
“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打造国家级儿童临床与康复一体化平台
为满足北京市广大儿童诊疗、康复和预防保健的需求,在全党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北京小汤山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将主题教育与切实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紧密结合。在市卫健委、市医管中心统一部署下,北京小汤山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合作共建“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以下简称“儿童诊疗中心”),5月22日门诊试运行,6月3日正式启用,届时儿童康复病房及儿童康复治疗中心也向广大患儿开放。诊疗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提升京北地区的儿科就诊能力,同时为北京市以及全国患有神经系统、骨科系统疾病的儿童提供专业、精准的康复治疗,联合打造国家级儿童临床、康复、预防保健和科研高水平平台,为患儿提供更优更好的医疗服务。
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王宇、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谭光剑、小汤山镇政府党委副书记葛继祖、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成松、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书记张金霞、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姜悦等领导参加启动仪式。
儿童诊疗中心开诊惠民生
义诊送温暖
6月3日“儿童诊疗中心”举行正式启用仪式,当日在小汤山医院门诊部,儿童医院、小汤山医院多位专家联合举办义诊活动,为广大儿童免费提供诊疗指导,涉及内分泌、感染、营养、中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心脏内科、眼科、神经与骨科系统疾病的康复等专业。义诊活动吸引周边及北京市的广大患儿及家长前来问诊咨询、体验康复服务。自5月22日门诊试开诊以来,共接诊患儿150余名。家长们表示,家门口的儿科太方便,孩子少跑路,少遭罪。600平米的儿童康复治疗大厅,太专业、太震撼啦!
儿童医院、小汤山医院联合打造国家级儿童临床、康复、预防保健和科研高水平平台
在“儿童诊疗中心”启动仪式上,据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成松介绍,我国及各地区都注重儿童的救治或诊疗能力建设,但是儿童康复方面还比较薄弱,为此北京儿童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与小汤山医院强强联合,着重提升儿童康复能力建设,补齐儿童康复医学的短板。
儿童诊疗中心目前已开设儿童内科门诊、儿童康复门诊、儿童康复病房与儿童康复治疗中心,病房温馨舒适,一期设置17张病床位,康复治疗中心占地600平米,配备运动疗法(PT)、言语治疗(ST)、作业疗法(OT)、理疗、中医、水疗等国内一流的功能康复治疗设备。中心除诊治儿科呼吸及消化系统等常见病,还为有康复需求的儿童提供专业、精准的康复治疗。儿童康复专业治疗团队运用现代康复和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技术,联合康复治疗儿童发育延迟、智力发育障碍、脑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炎、面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脊柱侧弯、骨折、运动损伤、关节挛缩、马蹄内翻足、腓骨肌萎缩症等骨科系统疾病。
未来,医院还将在骨科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康复的基础上,开展音乐治疗、园艺治疗等精神心理方面的治疗,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领先的儿童综合康复治疗中心。另外,两院将共同打造北京市及全国的儿童康复教育培训基地,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举办高层次学术论坛。通过打造儿童康复互联网平台,服务更多的小朋友。
探索建立儿科紧密型医联体
全面提升患儿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能力
据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姜悦介绍,小汤山医院作为北京市儿科紧密型医联体的第4批帮扶对象,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院管理中心的要求,与北京儿童医院通过资源整合、品牌共享,共同探索建立互联互通、保障有力、优势互补、运行高效的儿科紧密型医联体,推进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六通”:即规划通、品牌通、人员通、药品通、标准通、管理通。“儿童诊疗中心”由儿童医院心内科唐浩勋担任主任,重症医学科张洁担任护士长,与小汤山医院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共同组建专业诊疗康复团队。双方医院互派专家医生到对方医院出诊、教学、会诊及查房,确保医疗质量,使得一些复杂病例得到更完善、更系统的诊治和康复。小汤山医院先后派出20余名医务人员到儿童医院进修学习,涉及儿科、中西医结合、放射、超声、康复治疗、护理等专业,严格执行儿童医院的诊疗标准、临床路径、转诊标准。儿童医院的部分常用的“明星小药”可以在小汤山医院使用,患儿家长不用再为买个药,跑50公里了。超出小汤山医院诊疗能力的急危重症患儿可通过“绿色转诊通道”迅速转诊到儿童医院,儿童医院病情趋于稳定但仍需功能康复的患儿转诊至小汤山医院,把宝贵的医疗资源腾挪给其他有需求的小朋友。利用小汤山医院优美的环境、天然高温高矿化淡温泉水和医务人员精湛的康复技术,加速小患者的康复。通过两家医院优势资源整合,互促共进,全面提升患儿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能力,让更多患儿受益。
综合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能力
促进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的重要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残疾儿童康复政策、措施和项目,我国儿童康复在诊疗技术推广、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科研和国际合作交流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社会各界对儿童康复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我国儿童康复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我国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有康复训练与服务需求的有27.69%,曾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仅有8.45%。面对数以百万计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儿童,专业康复机构数量和整体康复能力尤为不足。
小汤山医院作为“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服务定点机构”,对接北京市及国家残疾人联合会,承担着残疾儿童少年康复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小汤山医院通过与儿童医院强强联合,不断探索和积累成功经验,开展优质的综合康复医疗服务,实现儿童相关疾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满足不同特殊需求儿童的康复需求,加强儿童康复人才培训,努力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我国儿童大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整合市属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致力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北京市、国家级康复医学中心
据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王宇介绍,为推动市属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更好的满足北京市广大儿童就诊和康复服务需求,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统筹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依托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儿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健康管理等方面优势,以及小汤山医院在康复专科特色优势,促进两家医院之间临床重点专科和学科协同发展,推动儿童医院与小汤山医院合作共建“北京儿童医院小汤山诊疗中心”,整合打通儿科诊疗——康复环节,为患儿提供了连续性、高水平的诊疗和康复服务。
小汤山医院自2019年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共建“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通过近2年的紧密型医联体的探索实践,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目前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运行机制顺畅,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转化为一体的高水平、高层次的康复医学平台。2023年,小汤山医院将继续通过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多家市属医院合作共建,全力推进其在神经、骨科、儿科、肝胆外科、中医、血液透析等多种专科康复领域的学科建设和融合发展,快速推动小汤山医院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小汤山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为广大儿童、成人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全面、更好康复效果的医疗康复服务,努力建设北京市乃至国家级康复医学中心。
新闻延伸资料
北京小汤山医院是一家以康复特色学科著称的市属三级综合医院,是中国重症康复专科培训基地、北京市康复人员培训基地,其康复中心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医管中心重点特色专科,下设运动康复科、中西医结合康复科、神经康复科、心肺重症康复科、物理治疗科五个一级科室,床位300余张,康复治疗室面积3500余平方米,22个康复评测与治疗训练中心。
小汤山医院为进一步推动康复医学综合发展,加快补齐发展短板,踔历奋发,笃行不怠,奋楫扬帆绘新图。自2021年9月开始,小汤山医院与天坛医院合作共建了“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目前开放床位106张,治疗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医疗团队现有89人,正在实施三期规划建设。通过合作共建模式,小汤山医院的神经康复医疗得到快速发展,多个国家级康复医学和医工交叉点科研课题落户小汤山医院,初步展示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康复医学平台的雏形。
今年,小汤山医院还将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北京清华长庚等市属医院,继续在骨科康复、中医康复、肝胆外科康复等领域开展紧密医疗合作,相关筹备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中。自今年3月至5月,从清华长庚医院已转诊26名肝移植、肝肿瘤术后患者到小汤山医院综合治疗和康复。一些从天坛医院转诊的脑炎等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从积水潭医院转诊的骨科系统疾病患儿都可以到儿童诊疗中心进行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