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专业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园地 >>群团建设

群团建设

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主任贾立群同志先进事迹

来源:未知
字号: + - 14


  贾立群,男,汉族,1953年11月出生,1988年12月入党,现任超声科主任、基础党支部书记。贾立群同志爱岗敬业、业务精湛、德艺双馨,曾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第三届首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优秀百姓宣讲员、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贾立群同志是北京儿童医院的一名普通的B超医生。因为他是一名心系患者的医生,所以他把职业当作一生的事业来做;因为他是一名追求完美的医生,所以他容不得B超检查出现丝毫差错;因为他是一名重品行淡名利的医生,所以他是儿童生命的守护神。他是我们身边的楷模,是我们医生的骄傲。



  “贾立群B超”的由来



  在北京儿童医院,患儿家长们经常对医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们要做“贾立群B超”!他们以为“贾立群B超”是一种特殊的B超检查。其实,这是众多的家长口口相传才出现的一个小误会。由于贾立群医生在B超检查时绝对不放任何细小的环节,B超结果十分精确,所以很多外科医生在遇到疑难杂症时,就会在B超单子上简单注明“贾立群B超”,一来二去就有了“贾立群B超”是一种B超品牌的说法。很多家长做完B超后,感觉B超机和见过的B超机没有什么区别,就满腹疑云地问他:“大夫,您做的是‘贾立群B超’吗?”贾立群笑着说:“这台机器加上我就可以叫‘贾立群B超’了。”家长们这才明白贾立群不是什么B超的品牌,而是B超医生的名字。



  医术精湛的“B超神探”



  一个来自甘肃的8岁女孩,肚子断断续续疼了6年,在当地两次开刀都没有找到病因,孩子非常痛苦!家长一筹莫展。贾立群在给孩子做B超检查时,发现她的肠子上有一个像黄豆大小的小囊肿,迅速确定这就是腹疼的原因。可进行手术时,外科大夫急急忙忙给他打来电话:腹腔打开了,怎么什么也找不到?他迅速赶到手术室,将消过毒的B超检查探头经切口直接放入患者腹腔内仔细查找,发现小囊肿的位置在胰头后面,被胰头包着。外科大夫为难地说:“难度太大了!万一损伤了胰腺、碰了胰管会形成胰瘘,太危险。”这时,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贾立群,有疑问,但更多的是希望。他凭着多年的经验,凭借探头影像,引导外科医生一点儿一点儿地用手术刀划向深层组织,半小时、一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刀尖终于碰到了囊壁,手术成功了!孩子的父亲激动地跪在主刀大夫面前表示感谢;主刀大夫说:“你还是感谢B超神探贾立群吧”。此后,“B超神探”便成了家长们的口头禅了。



  “火眼金睛”破奇疾



  一天,医院里来了一个重度肝肿大的患儿,只有2个月大,肝上布满小结节。外院的检查结果是:良性肝脏血管瘤,但是经过治疗后孩子的病就是不见好。贾立群觉得孩子的病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良性的肝脏血管瘤;另一个就是恶性的肿瘤肝转移。可要命的是,这两种病在B超图像上的表现几乎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是恶性肿瘤肝转移,会有一个原发瘤——也就是元凶。贾立群拿着探头一遍遍地在患儿的腹部划过,终于,在无数的小结节中,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小结节,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它不随着肝脏移动。他意识到,这就是元凶:左侧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肝转移。最后的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了他的诊断,这是一种恶性但可以治愈的肿瘤,及时的治疗,挽救了孩子的性命。可没过多久,孩子的父母抱来了患儿的孪生妹妹,两个孩子病情一模一样,可贾立群怎么也找不着这孩子的原发瘤。一连几天,贾立群把自己埋在文献堆里,终于找到了这种罕见病例的答案。这个肾上腺的小肿瘤不但本身肝转移,还通过胎盘转移到另一个胎儿的肝脏。换句话说,小姐儿俩得的是一个病,只是元凶不在妹妹身上,而在姐姐身上。这种病情在中国仅此一例,世界上也非常罕见。他们的父母送来锦旗:“火眼金睛缉病祸,孪婴奇疾被侦破,求实进取讲奉献,医术精湛称楷模”。



  搬走孩子身上的“大山”



  “每一个生命都是最宝贵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几个家、一个大家族的希望,我要对手术一线的同道们负责,更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贾立群时时这样提醒自己。河北大厂一名4个月的女孩生下来肚子就大,就诊时腹部高度隆起似球,肚皮撑得发亮,一条条静脉曲张清晰可见,孩子平躺着张着嘴都喘不过气来。一放上探头硕大的肿瘤确定无疑,但是前面、左边、右边反复探查就是找不到右肾,右肾就变成这个肿瘤?孩子右上腹受压移位含气的肠管干扰较大,俯卧位又会加重呼吸困难,半个小时过去了“超”不清楚,就此罢休吗?绝不轻言放弃的贾立群让孩子趴着,妈妈托住孩子的肩膀和大腿从后背再“超”,终于发现右肾被压成“扁片”推移横置于右膈下,这个婴儿头大的畸胎瘤最终可以定性诊断--肿瘤两侧紧贴左右腹壁,上边直顶剑突,下缘达耻骨联合。手术病理结果和他的诊断一模一样,孩子肚子里的“大山”终于挪走了!



  “三鹿奶粉”惹的祸



  2008年2月22日深夜,牡丹江一位47岁的父亲乘当日最后一班飞机,抱着肾衰被报“病危”的3岁儿子赶到北京儿童医院,这位父亲近乎绝望,因为孩子数日无尿,先天又只有一个肾,在牡丹江、哈尔滨三家大医院先后住院诊断“肾实质损害合并肾积水、急性肾衰”。深夜从家中赶来的贾立群详细询问病史,B超荧光屏上显示为肾后性梗阻所致肾衰,他脑海中不断闪现着有可能相关的种种原因,探头沿着唯一的一根输尿管向下移动,不断排除着一个又一个病因……突然又一次发现了输尿管远段堆成柱状的砂砾样结石。这种结石在婴幼儿中过去非常少见,近来突然增多,奇怪现象使他意识到很可能与饮食或饮水相关……他明确告诉绝望中语无伦次的父亲,孩子肾脏本身没有病变,只是因为输尿管堵住太多的结石“排不动了”,所致尿路完全堵塞使得孩子无尿肾衰。抱着“来最后一站赌一把,死也死在北京”念头的父亲听罢长跪不起,不停地念叨“真没想到,到了北京能捡一条命”,直叫“救命恩人”,没走出B超室就牡丹江老家的亲人报平安:“孩子整明白了,咱们这棵独苗能活了,有救了!”不知如何感谢的一家人悲喜交加,按照家乡风俗,集体把头向着南墙碰了三碰,行了千里之外一个普通农家最隆重的大礼。与此同时,孩子经过腹膜透析后被送进外科手术室,不用开刀,泌尿外科医生通过膀胱镜插入输尿管导管震捣结石并疏通尿路,“哗”,砂砾样结石和蓄积已久的尿液俱下,孩子的肾积水、肾衰和全身中毒状况迅速改善……在这段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日渐增多的时期,他和同道们仔细地询问每一个患儿的喂养史,几乎不约而同,家长都说吃的是“三鹿”奶粉。



  后来,他成了卫生部奶粉筛查专家组成员,负责制定全国B超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标准,不断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培训各地医生,为大规模筛查提供技术支持……



  “积劳成疾”心亦安



  医术精湛是医生的本分,德艺双馨更是贾立群同志永恒的追求。他对病人许下了“24小时服务、随叫随到”的承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能等,不管多晚我都给你们做。”为了少让孩子因为B超检查挨饿,他就挤出吃午饭的时间连续工作,时间久了,也就养成了不吃午饭的习惯,这个习惯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近几年,由于长期的作息不规律,一些疾病逐渐找上门来。有一次,他肚子疼得直不起腰来。可是,看到诊室外挤满了远道而来的病人,他就用一只手捂着肚子,另一只手拿探头为孩子做了一天的检查。直到晚上诊断完所有的病人,才到医院就诊。医生马上给他做了急诊手术,术后毫不客气地说:“亏得自己还是医生呢!来这么晚,阑尾都穿孔坏疽了,太危险了!”他对大夫说:“看到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我于心不忍啊!”接诊大夫深有感触地说了两个字“明白”!



  德艺双馨的“缝兜大夫”



  一名内蒙古的肾积水患儿需要做B超检查。当听到B超检查需预约好几天时,家长一筹莫展。一名候诊的家长提醒他:“找‘B超神探’贾立群加号”。家长趁贾立群方便时“尾随”至厕所,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边晃边说:“贾主任,我孩子的病情比较重,请您给加个号吧!”他左右为难,晚上七点已约好去探视住院的妻子。看着家长充满期待的眼神,他说:“只要你愿意等,晚上七点给你加。”家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当他正要回到B超室时,这位家长再次抓住他的胳膊说:“贾主任,刚才忘了跟您说谢谢了,我给您点钱,您买点水喝吧!”家长边说边往他的衣兜里塞钱,却怎么也塞不进去。他边安慰家长边说:“您放心,我肯定给你做。你把钱用在看病上吧,我的兜都缝着呢。”家长感慨地说:“还真是第一次见您这样的缝兜大夫!”“缝兜大夫”从此便在患者之间传开了。



  多年来,他经常收到家长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多次被党组织授予各种荣誉称号。这些殊荣,让他倍受鼓舞。贾立群同志郑重承诺:利用专长,立足本职岗位,继续为患儿服好务,带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一生的精力奉献给所热爱的儿科医学事业,做一名让百姓放心、让患者满意的好医生,好党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