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
医院新闻
战“疫”有我 传承小汤山精神
4月底时,北京疫情再现,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院从各科室抽调人员支援方舱实验室2W+核酸检测。其中,标本接收组负责接收从各隔离点、大批量筛查、本院核酸检测等多个机构转运来的标本,并完成标本的扫码接收、核对数量、编码、录入系统等,为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医院闭环管理前,检测任务基本都是临时通知,大家克服困难,随叫随到,没有任何推辞。第一次接大型筛查任务是4月26日晚上8点,张鑫和刘学文下班后与检验医学科工作人员一同忙碌到次日凌晨5点,其中张鑫已经在原工作岗位值班两天了。有一次深夜11点接到通知,要接收一万标本,外边正在下大雨,李建伟二话没说,冒着雨从家中赶来,来院时鞋子已经湿透,她穿着浸湿的鞋子再加上厚重的防护服,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早上8点。于云水白天连续两次进入基地,但晚上临时有任务,他说如果需要,晚上还可以继续加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开始大家对接收工作不熟悉,标本种类多,需要注意事项也多,每次上班都要连续工作十小时以上。每个人在集中核酸检测舱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忍耐高温,克服喝水、吃饭、上厕所等基本生理需求,集中全力工作,出舱后,不仅脸上有深深的勒痕,内穿衣也全都湿透。有一次遇到检测舱维修,需要临时断电,陈毅硕、刘学文、彭红香、王秀娟为了不影响检测进度,借着传递窗透过来的亮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丝毫怨言。
疫情期间,每一位支援检验医学科接收组的老师,不计个人得失,不喊苦、不喊累、在负压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用强大的心理支撑自己,坚持出色的工作,完美诠释了小汤山精神!
文/检验医学科 田江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