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中国医师节】北京小汤山医院2024年度优秀医师、优秀技师风采展(二)
2024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今年医师节的主题是: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
为弘扬医者仁心优良传统,推动医院医疗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北京小汤山医院评选出优秀医师、优秀技师共20名,特开设专题栏目,展现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风采,致敬守护人民健康的英雄。
· 中国医师节 ·
优秀医师
隋瑞峤
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作为一名医师,隋瑞峤始终秉持着“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原则。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深入研究古典中医理论,同时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知识,努力将两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临床治疗风格。
在临床诊疗方面,他擅长运用针灸辅助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病症,如颈肩腰腿痛、面瘫、中风后遗症等。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学术研究方面,隋瑞峤积极参与中医领域的科研工作,为中医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他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带教教师,为学生们传授中医知识和技能。
隋瑞峤时刻将“厚德、博爱、继承、创新”的院训牢记在心,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不断提高医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刘彬
运动康复科
刘彬从业以来一直恪尽职守,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断学习,严守医德医风,积极培训及开展新业务,培训科内医务人员熟悉使用呼吸机、可视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操作、开展床旁检测项目(POCT)的应用等多项技术。
科研教学方面,申请发明专利1项。参与科内多级别课题研究,并在与积水潭医院合作的过程中研究新课题,寻找科研新动态。积极参与支援基层医院、偏远地区医院工作,在群众中有良好口碑。不断把党的科学的价值观及方法论与同事分享,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
何件根
运动康复科
何件根作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小汤山康复中心骨与关节康复病区负责人,熟练掌握骨科康复临床诊疗及相关操作技术,解决骨科康复疑难杂症数十例;在北京小汤山医院高速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勇于承担工作,积极开拓骨科康复亚专科及发掘新技术,收治患者数全院领先;开拓进取,开展了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为近600余例排尿障碍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参与北京市花样滑冰运动队的诊疗康复工作。
参与国家级、市级及局级课题数项,主持局级课题1项,主持院内课题2项,发表一作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文章3篇)、书籍3部、实用新型专利9项,参与编写专家共识2篇。多次被评为医院“优秀党员”、“优秀医师”,获得2023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郑莹
作为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郑莹牢记希波克拉底誓言,践行白衣天使的伟大使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勤奋学习,熟练专业,攻坚难题,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冲锋在前,无私奉献。能对症处理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症、高血压急症、癫痫大发作、急性脑血管意外、ARDS、气道梗阻等内科危重症;熟练心肺脑复苏并有复苏成功案例。带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项,完善重症康复床旁血气分析、BNP检测、气管插管、经皮导丝引导下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通气、多种穿刺技术等各项新业务,多年来深耕重症康复领域,是我院重症临床的技术带头人,为我院重症康复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方面,结合我院特色,成功申报首都卫生发展专项青年专项课题《温泉水疗联合四种物理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开展《miR-206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糖尿病肾病患者与无肾病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因素的分析》等相关研究。
曾先后四次在火车上偶遇突发事件,作为医生毫无畏惧和退缩,挺身而出帮助病患和列车人员,成功施救。义务献血10余次,累计献血约3000ml。
参与撰写专业书籍,包括《老年疾病救护关键》主编,《实用糖尿病治疗学》(第一版、第二版)《内分泌病例精要》《言语治疗技术》。
申飞
健康管理中心
从医以来,申飞能够做到始终按照医务人员行为准则和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体检工作中,面对的都是有不同需求的体检客人,能及时为体检客人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像对待朋友一样为他们提供服务。保守医疗秘密及客人隐私,不收受贿赂、不索要财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完成2023年度团体汇总分析多达165个单位,电子报告发放近4千余人次。2024年健促中心重新整合,明确工作职责,申飞积极参与到体检导医、5G+健康管理等各项工作中。
在今后的工作中,申飞表示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文化修养,不断地完善自己,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严谨高效的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为体检客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丁海娟
超声科
2024年是丁海娟来到北京小汤山医院工作的第二十二年、入党的第二十五年。日常工作中,她每天提前15 分钟到岗,准备好耗材,加热好耦合剂。进入体检旺季,全天超声检验人数多达二百人次。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海量工作,除了扎实的专业素养,还和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科室成员的默契配合息息相关,减少个人不必要的事情,尽量缩减客人等候的时间。
超声科面对的人群是多样的,当面对体检客人时,给出准确检查结果的同时能让体检客人有更好的体验才能获得稳定、长久的客源;当检查门诊病人时,她会耐心、细致的问诊,全面的诊断更有助于得出准确诊断帮助病人解除痛苦;在病床旁为住院患者检查时,多些安慰、多些聆听,为患者带去更多的慰藉,鼓起更多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丁海娟表示,超声科是个和谐的大家庭,今天获得的荣誉,是给每一个优秀的“超人的”。这个荣誉会像一盏明灯,给大家指明前进、努力的方向,向更好的自己不断前行。
优秀技师
韩彦霞
物理治疗科
在儿童罕见病康复训练中,韩彦霞为50名患儿制定并实施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脱髓鞘性白质脑病,脑瘤术后、癫痫等患儿。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韩彦霞深入研究他们所患疾病的特点,结合最新的康复研究成果,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项目。通过持续的努力,为患儿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领域,韩彦霞治疗了400余例病例。针对脑卒中、帕金森等患者,运用神经发育疗法、运动再学习等技术,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经过治疗,这些患者从无法行走恢复到能借助辅助器具行走一定距离。
对于臂丛神经搭建术后的康复,从术后早期的水肿消除、关节活动度训练,到后期的力量增强和精细动作训练,韩彦霞全程跟踪,精心指导。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现患者恢复了大部分手臂功能,能够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活动,已回归家庭。
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每一个患儿的进步和笑容,都是对韩彦霞最大的鼓励和回报。她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儿带来希望和健康。
张彤
物理治疗科
让每位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是康复行业的终极目标,张彤在临床工作中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像对待朋友一样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赢得病人信任。在临床工作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一切由临床出发,一切为了病人,做到医生技师同心协力。
优质的服务不仅仅是态度,更需要过硬专业素质作为坚强的后盾。张彤坚持提升自身素质,在临床工作中因病施治、规范康复服务行为,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专业新动态,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努力承担起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康复治疗师应负的责任。
张超
物理治疗科
张超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过硬的基本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孜孜不倦地追求医学领域最先进的技术,为的是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她始终坚信,医生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少一些,幸福就会多一些。
作为医护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一颗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真心。以温暖的心态和亲切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给予患者温暖和安慰。在工作中,即使忙碌,张超也会花时间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并尽量解决患者的问题。用自己的真心和行动,帮助患者走出身体的病痛,给患者带去希望和信心,多次获得患者表扬信、锦旗等。
得到患者的肯定,就是对自己职业生涯最大的表彰。在一声声赞誉中,张超表示将更加努力,坚定对医生职业的信仰。
齐陆娃
物理治疗科
自踏入康复领域以来,齐陆娃始终怀揣着对患者的深切关爱和对康复事业的无限热忱。深知每一位患者背后都有一个渴望完整和幸福的家庭,因此她总是全力以赴,力求为患者带来最优质的康复治疗。
作为康复治疗师,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身体,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只有让患者从内心深处接受康复治疗,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康复医学书籍和文献,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感谢信。
每一次挑战都是成长的机遇,每一位患者的康复都是坚持的动力。康复之路或许漫长而艰辛,但她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陪伴每一位患者前行。
文/医务处
- 标签:
- 心肺重症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