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北京小汤山医院2024年十件大事
卷首语
行远自迩守初心,踔厉奋发启新程
2024年,医院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助力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
接下来,
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些高光时刻!
十件大事
一、蝉联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素质提升”“优化服务”“文化助力”等党建领航工程,启动在职学历提升、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绩效及西学中培训等“鸿雁计划”人才项目,开展井冈山研学、值班院长及多岗位锻炼等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医院顺利通过首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复核。1月,综合内科获北京市青年文明号集体称号。4月,被评为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表现突出单位。12月,医院接诉即办工作连续36个月保持三率考核满分,财务处获市卫健委接诉即办工作突出贡献单位,门诊部肖婷获突出贡献个人。
二、获评医保A类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再创新突破
5月,北京小汤山医院获评A类定点医疗机构。新增疼痛科、肾内科等诊疗科目及医疗技术53项,增设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和13项基因检测项目。实施“一科一策”,不断扩展医疗服务范围及内涵,优化就医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门急诊量120553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29.86%,较2019年同期增长84.72%。出院量4030人次,较2023年同期增长49.76%,较2019年同期增长96.59%,创历史新高。
三、获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
7月,医院获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月,承接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评价注射用和厚朴酚脂质体(HKI)治疗二次及以上复发/进展胶质母细胞瘤(GBM)受试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的II期临床研究”;10月,首例研究参与者入组试验。首个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顺利启动,标志着医院临床试验迈出新步伐,科研能力必将踏上新台阶。
四、启动第二轮“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紧密型医联体汇聚新动能
与北京天坛医院合作共建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运行三年以来形成了“共同管理、两院一科、独立运营、合作共赢”的市属医院紧密型医疗合作模式。2023年5月,成立天坛小汤山肿瘤综合治疗中心。2024年9月,与天坛医院启动第二轮“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接诊患者2802人,医院神经康复学科已完成基本学科建设,正在向特色化、创新化迈进。
五、建设康复特色专科集群,学科发展取得新成效
与积水潭医院合作共建北京积水潭医院小汤山康复中心。3月,心肺重症康复中心通过全国第八批国家标准化心脏康复中心复核。7月,被授予“中国康复学会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单位”达标单位,康复科入选北京市第二批“十四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培育项目。9月,被授予“北京市调养饮食康养基地”。11月,健康管理中心5G+健康管理项目入选2024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12月,武亮专家团队《中国康复医疗体系模式研发与推广应用》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三等奖。医院借助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学科建设。
六、平稳运行血液净化中心,便民就医拓展新业务
6月,血液净化中心正式启用,一期透析床位15张,12台血透机及3台血滤机,配备医师4人、护士9人、工程师1人。中心开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及单纯超滤治疗,开科以来接诊患者293人次。首次新增医保门特病种,开通医保门特病审批权限,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进行安全、便捷的肾透析治疗。
七、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展现医院新风貌
引进检验科王利君、神经内科谈晓牧、健康管理张消克等学科带头人,引进北京电视台编导仲欣担任人文艺术疗愈中心副主任、返聘市属医院退休专家谈春荣全面指导医学工程处工作。招录妇科、眼科、儿科及重症等高级职称专技人员10人,组织中层干部公开竞聘2次,干部选任调整31人次,50余名技师长、技师组长、护士长及护理组长走上管理岗位。刘靖宇、解伟肖同志完成第二批北京市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刘春香同志获第九届北京优秀医师称号,赵虎同志获2024年度首都杏林健康卫士服务惠民榜样称号。孙洁同志获批北京中医药新时代125工程“领衔人才”。王利君专家团队《荚膜多糖乙酰酯酶KpACE促进肺炎克雷伯菌在肺脏清除的分子机制》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八、创办汤山书画苑,开展人文艺术疗愈
7月,成立汤山书画苑,开辟展陈面积约1000平方米,搭建人文艺术疗愈平台,推出朱明德中国画展、中国人民大学音乐专场、中央戏剧学院曲艺专场、汤音无我茶会等系列活动。“我和我的祖国”杨元惺摄影作品展主题展览,被纳入北京 2024 国际摄影周平行展区。获北京医药卫生文化协会 新时代京津冀医院文化建设品牌科室二等奖、品牌活动三等奖,神经康复科二病区获市属医院医学人文建设示范科室称号,建立集温泉水疗、森林康养、中医养护、药膳食疗、运动干预、物理治疗、艺术疗愈等于一体的全要素自然疗法体系,打造健康中国的“小汤山模式”。
九、成立体医融合机构,服务升级开启新篇章
10月,有氧运动中心更名体医融合中心,医院作为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自然医学分会主委单位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开设健康夜校,组织中医导引夏练三伏、中医医疗保健舞蹈培训。获2024年昌平科普基地优秀科普基地,晋级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获体重管理领域国家级奖项。培养国家健康科普专家2名(武亮、牛国卫),北京健康科普专家10名、区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4名、医院科普专家65名,探索健康促进服务新模式。
十、完成地下管网设备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取得新进展
推进医院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建地下管廊1.6公里,更新地下干线管道13000米、主电缆7500米。立足长远发展,以前瞻视角为消防、安防系统预设管道11000米,同时消除基础运行安全隐患32项。精准装备能耗计量设施,构建完备的三级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实现节能减排达到20%以上目标。12月,成立综合医疗区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项目规划建设专班,稳步推进新院区建设。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