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北京小汤山医院优秀宣传员——以文弘道:传递医者的光与热
在医院这片充满生命奇迹和人文情怀的这片热土上,宣传员拥有着独属于他们的使命和荣耀。每一位宣传员都默默耕耘在宣传战线上,用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瞬间、用温暖的笔触书写故事、用真诚的镜头记录感动,是守护医院人文温度与精神高度的“幕后英雄”。我们始终围绕“知识”、“力量”、“温暖”这三个关键词,践行宣传工作的使命,并指引未来前行的方向。
一、知识为舟:
深耕科普沃土,架设信任之桥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我们宣传工作扎根实践、服务大众的基石。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对健康知识的需求空前高涨,却也面临着信息混杂、真伪难辨的困扰。作为医院的“发声者”,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我们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专业知识的“翻译者”和健康认知的“引导者”。我们的核心使命之一,就是将深奥精微的医学知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健康指南和行动方案。
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多元化的科普路径:
节气养生系列:将古老的中医智慧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成为许多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朋友案头必备的“健康日历”。从立春的养肝护阳到冬至的温补蓄藏,每一篇都凝聚着中医专家的心血和宣传团队的匠心,让传统医学的精粹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疾病预防手册: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联合临床专家,制作图文并茂、步骤清晰的手册和线上推文。康复治疗师周雯雯撰写的《蹒跚学步萌萌哒?警惕儿童异常步态》一文,它不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案例揭示了容易被家长忽视的儿童发育问题,更因其严谨的科学性和极高的实用价值,被《北京青年报》刊载,并最终荣获国家卫健委、科技部联合颁发的“优秀科普作品奖”。这正是我们追求的专业性与通俗性完美融合的典范。
当我们的科普文章帮助一位家长及时识别了孩子的发育异常,促成了早期干预;当我们的健康提醒让一位社区居民成功预防了季节性疾病的发生,那份油然而生的职业价值感,是无以言表的。每一次精准、有效的科普传播,都是在为医院的专业公信力添砖加瓦,是在医患之间、专业与大众之间,架起一座坚实的信任之桥。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科普形式的创新,让健康知识触达更广的人群。
二、榜样为炬:
点亮精神星空,凝聚奋进之力
医院,是一片培育英雄、见证崇高的沃土。这里不仅有尖端的技术和精密的设备,更有无数平凡而伟大的灵魂在默默闪光。宣传工作的重要使命,就是去发现、记录、传颂这些动人的故事,让榜样的力量如星辰般闪耀,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我们看到,无数个深夜,病房里那盏盏不灭的灯光下,是“提灯天使”们轻柔的脚步和温暖的守护,她们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抚慰着病痛中的心灵;
我们看到,那些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后勤保障、设备维护、安全保卫等岗位上的同事们,他们或许不直接面对患者,却用坚实的臂膀,默默支撑着医院的安全运转。
这些身影,共同构成了医院独特而璀璨的“精神图谱”。宣传,就是让这些“无名英雄”成为“有名榜样”,让个体的光芒汇聚成集体的力量。
一个触动心灵的故事: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病区的护士郭思琪,在一次下班途中偶遇突发急症倒地的路人。她没有丝毫犹豫,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冷静的判断,立即上前实施心肺复苏,为后续专业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她的事迹被报道后,不仅引发了院内同仁的敬佩,更在社会上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赞誉。网友留言:“这就是‘医者仁心’最真实的模样!”这则报道,不仅仅是对郭思琪个人的褒奖,更是对整个医护群体职业精神的一次生动诠释和深情礼赞。
图为监控视频画面
我们持续挖掘身边更多这样的闪光点:
在疫情最严峻时刻,主动请缨、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他们的请战书、脸上的压痕、疲惫却坚定的眼神,成为那个特殊时期最震撼人心的画面;
用画笔代替针管,在儿科病房里化身“卡通医生”,用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漫画缓解小患儿恐惧的暖心护士;
数十年如一日钻研技术,为患者带来康复希望的康复治疗师……
这些真实、鲜活、可感可触的故事,如同点点星光,不仅照亮了患者求医路上的希望,更点燃了我们每一位同仁内心深处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提醒我们不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初心。
三、 温暖为魂:
深耕人文沃土,共筑和谐家园
医学的温度,不仅仅体现在治愈疾病上,更体现在对生命全周期的关怀与尊重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深刻揭示了医疗的人文本质。宣传工作,正是这份人文情怀最敏感的触角和最有力的放大器。
我们用心去捕捉、去记录那些超越技术、直抵人心的温暖瞬间:
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病区,一位经过漫长而艰辛的康复训练后,终于能重新站立行走的患者,含着热泪将一封字迹朴拙却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交到医务人员手中,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馈;
儿科病房里,一场精心准备的“卡通查房”驱散了病痛的阴霾,孩子们的笑声成为最动听的治愈良药;
重阳佳节,医院为住院的老年患者精心策划了一场“怀旧音乐会”,熟悉的旋律响起,老人们眼含泪光,轻声哼唱,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
“医”生为老志愿服务的持续行动,更是将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与“医康养结合”的创新理念深度融合,助力老年友善医院建设新发展;
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汇聚成医院独特的人文暖流。通过宣传员的的镜头与笔端,这些画面得以定格、这些故事得以流传。我们努力让社会看见:小汤山医院,不仅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团队,更拥有着滚烫的人文情怀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当“小汤山温度”成为网络上的暖心热词,当患者家属在留言簿上写下“在这里,我们不仅得到了治疗,更感受到了被尊重、被理解的温暖与希望”时,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人文宣传,是浸润医患心田的甘泉,是消弭误解、重建信任的坚韧纽带,是医院软实力最核心的体现。
以文弘道 砥砺前行
未来,我们将把这份信任转化为持续前行的动力,在宣传工作中更加聚焦:一是深耕科室业务特色,精准传递各专业的先进技术与服务理念,打造“一科一品”宣传名片,让患者不仅感受“小汤山速度”,更能精准匹配康复及健康管理资源;二是厚植科室文化沃土,着力弘扬团队协作、精益求精、仁爱奉献的专业精神,并发扬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之光,使小汤山大家庭的凝聚力与价值观清晰可感;三是持续放大人文精神光芒,深度挖掘日常诊疗中体现尊重、理解与关爱的“微光时刻”,使有温度的医疗叙事成为我们最动人的标识。
宣传工作,是一项“以文化人、以文弘道”的光荣事业,它连接着医院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承载着传递知识、凝聚力量、播撒温暖的重大责任。这份工作,需要我们扎根于深厚的临床土壤,需要我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和深沉的情怀。面向未来,我们全体宣传员将继续自觉锤炼“四力”:
用脚步丈量临床一线的脚力,用慧眼发现动人故事的眼力,用匠心提炼精神内核的脑力,用妙笔传递医者情怀的笔力。
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做:医学知识的坚定“传播者”、医者精神的忠实“燃灯者”、医院温暖的深情“记录者”。
我们深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和镜头,“小汤山医院”这张承载着信任与希望的金色名片,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温暖人心的时代光辉!
文/脊柱脊髓损伤康复病区 刘紫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