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专业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不忘“内”份初心,我们全力以赴

作者:樊小萱 张琪 来源:综合内科
字号: + - 14

  北京小汤山医院综合内科(护理中心)是一个“严谨、负责、优质、有爱”的团队,科室共56名成员,其中青年人数占比约80%。传承小汤山精神,牢记医学生誓言,以过硬的技术、负责的态度、有爱的环境为就诊病患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从2020年寒冬到酷暑再到2021年寒冬,综合内科(护理中心)全体医护一直坚守岗位。每一次战“疫”我们都全力以赴,每一次拼搏我们都坚信必胜!

  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动

  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接到通知,我院将作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后备医院。从那一刻开始,综合内科(护理中心)主任吕春梅开始带领科室在为筹建工作“奔跑”。

  时间紧,任务重!科室主任吕春梅、王一书统筹指挥,护士长李素杰、贾春玲、韩颖协调安排,离京人员即刻改签返程,在京人员随时待命,全科人员竭尽全力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农历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二,科室所有在院患者转运完毕;正月初二至正月初三,B区四层五层病房及一层库房搬运完毕;正月初三至正月初四,D区一层病房清理完毕……

  2020年3月,北京小汤山定点医院启用,综合内科成员服从上级安排。原计划四月结婚的周艳辉,作为临床二团支部书记带领青年团员递交请战书,更改婚期,冲向一线;奋战在一线的林小华副主任医师,是湖北人,为了战役只能留下孕期的妻子独居;韩玉娟副主任医师和爱人都在前线奋战,为了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王营营医师把2岁的女儿托付给父母,奔赴前线。

  新建筛查病区,内科人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抵达指定地点接待筛查人员,安排床位,介绍房间内设施和订餐、缴费等情况;采集人员基本信息及病例;采集鼻咽拭子、采血,带领他们完善影像学等辅助检查;配送三餐及生活用品……一句句暖心话语,一件件走心的小事,换来境外筛查人员平安回家、收到感谢信及好评无数。

  北京小汤山医院复工复产

  2020年5月,北京小汤山医院复工复产,综合内科承担起内科门诊、内科病房、发热门诊、核酸筛查门诊为主的工作。

  发热门诊的工作环境是艰苦的,24小时!这里的医护人员需要住在发热门诊,因太过疲惫临时在陪护椅休息,一不留神就会摔倒在冰冷的地面。倘若有病人就诊,我们忍着疼痛、拖着疲倦,面带微笑地接诊患者。这里的24小时,是普通人无法感同身受的。

  随着疫情形势严峻,核酸筛查门诊成立,内科青年分布在导医、核酸采集、条码打印、报告打印等多个岗位。炎炎夏日防护服下一张张笑脸被晒得黝黑,汗水浸湿工作服、雾气遮住护目镜,依旧耐心解答筛查人员咨询问题。端午节当日阵雨不断,身着防护服的他们穿梭在筛查人群中,将其安置凉棚避雨,却早已忘记自己还在雨中工作。

  援外执行任务,“内”科人首当其冲

  2020年12月8日援外医疗工作在我院开展,经过层层筛选及审核后,综合内科王一书副主任医师及青年护士朱军克服种种困难,无反顾奔赴异国他乡,执行援外医疗任务。

  与时间赛跑,“内”科人再出发

  2020年12月下旬,北京出现多个散发病例,主管院长梁英亲自带队、各部门积极响应,加班加点,12月27日当日完成1429人次核酸筛查。内科青年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身着防护室外作业,严寒的天气却难以阻拦炙热的心。一张张冻得通红的小脸,一双双冻得肿胀的手,还有那不停“跳跃”取暖的脚,成了这个冬季最美的风景,这些困难他们都未曾放在眼里,因为他们将责任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履行“内”份初心!

  这是内科人在抗疫工作中用行动诠释的“不忘初心、全力以赴”,是北京小汤山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的写照,更是“小汤山精神”的传承!

  (综合内科 号长:吕春梅、樊小宣)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