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医师报:转型康复是二级医院的脱困“翻身仗”?

发布时间:2022-11-08
字号: + - 14

  医师报讯 (融媒体见习记者  杨瑞静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支持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通过转型成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

  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关于2020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平均为-0.66%,在亏损医院中,7.51%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50%。

  面对运营困境,政策所鼓励的转型之路或成为二级医院新的发展机遇。那么,二级医院如何转型康复?转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

  不如听听先行者的经验。

从不为认知到快速发展

  康复医学在很多年以前还不为大众所知。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孙启良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学科周谋望联合发表的《中国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提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的理念,1982年原卫生部选择若干医疗机构试办康复中心,标志着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扬帆起航。

  随后2011年9月—2013年9月,原卫生部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等14个省(区、市) 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要求通过试点,形成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建立“防、治、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为全面推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基础。

  此后,我国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迅速推进。臧大维和姜悦都是中国康复医学发展路上的见证者。

  出身于神经内科专业的臧大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天坛医院)工作的前十余年,医院没有独立成立康复科,他也只能把康复医学当作自己的亚专科方向。

  在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工作20多年时间里,姜悦的印象是大部分医生不觉得康复治疗有效。“直到2016年,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小汤山医院开始建立医联体关系之后,我才知道康复真的挺神奇。”姜悦告诉《医师报》,从那时起,身边的医生开始对康复医学有所接触和了解。

  走到现在,臧大维早已全身心投入康复医学中,并担任北京天坛医院康复科主任;姜悦也已担任北京小汤山医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

  “政策的大力扶持加上医学领域的认知加深,使得近年康复医学快速发展。”臧大维如此感慨。

三个动作解人才难题

  从医生、管理者到医院,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转身参与到康复医学发展中。

  也正是在政策鼓励下,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以下简称展览路医院)选择转型康复医院,于2009年成为原北京市卫生局转型康复医院试点。

  展览路医院被多个小区环绕其中,但这不能说是它的地理优势,因为方圆五公里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7家大型三级公立医院高楼耸立。与数家三甲医院相邻,相比之下,身为二级综合医院的展览路医院看起来毫不起眼。

  展览路医院院长李菱提到,作为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夹心层,二级医院处境着实有些尴尬。“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医院运行肯定很困难。”

  基于自身发展定位,展览路医院开始谋求转变,新的政策机遇又推动着它加速转型。2016,北京开始分批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转型康复医院,财政还特别为每家转型机构补助1500万元,专项用于人才培养、设备设施采购或房屋维修改造。转型机构利用3年时间,在康复床位数、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等各方面达到二级康复医院标准。如今,北京已经启动4批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功能转型的工作

  展览路医院就是第一批转型成功的康复医院。

  “没有人”,是当时转型中的最大困难。面对这一困难,展览路医院采取了三个动作。

  第一,用好现有人才,对医护进行转岗,分批参加专业培训和进修学习。据李菱介绍,医院的康复医师绝大多数是从内科等专业转型而来。

  第二,引进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专业康复治疗师。

  第三,加强骨干人才的强化培训,聘请国内外专家到院培训。

  康复团队,就这样一步步搭建起来。

微信图片_20221108155940.jpg

北京展览路医院康复训练室

成为大医院“患者出口”

  转型的另一个困难来自病源的获取。

  康复医院的病源大多从三级综合医院转诊而来。一方面,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却往往与伤残共存。《柳叶刀》在2020年12月发表首项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估计全世界多达三分之一的人(24.1亿人)可能在患病或受伤期间受益于康复治疗。其中,就需要康复服务的人数而言,中国以4.6亿排名第一。

  另一方面,一般处于医疗服务前端的大型综合医院主要收治急性期患者。但大型综合医院往往“一床难求”,提升床位周转率成为摆在大医院面前的难题。

  臧大维以北京天坛医院为例,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康复科等科室尽管先后增加到1000张床位,但也只能满足院内5%左右的患者康复需求。“我们连90%的患者需求都无法满足,只能把患者推向社会。”以此数据倒推全北京,臧大维预估有较大部分患者需求无法满足。

  无论是患者需求还是大医院自身周转率倒逼,康复医院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三级综合医院与康复医院转诊的通道越发畅通起来。”李菱说。

  据了解,最初之时,展览路医院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住院患者约有90%都由三级医院转来。

  近几年展览路医院所提供的康复医疗服务量增长很快。“现在医院日门诊量已经破千,而在转型前,医院的日门诊量仅在500人次左右。”李菱介绍到。

  而在10月8日“天坛小汤山康复中心”运行成效媒体沟通会上,北京市医管中心主任潘苏彦介绍,截至目前,14家市属医院向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老年医院转诊患者达到2880人,脑卒中、骨折术后、心肺疾病、脑外伤等患者在急性期治疗后的持续医疗康复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微信图片_20221108155947.jpg

小汤山医院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

三级专科化 二级居家化

  北京小汤山医院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大型公立康复医院,是从三级综合性医院转型的三级康复医院。

  那么,同样作为康复医院的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如何分工?

  随着分级诊疗落地,各级别医疗机构的分工与职责日渐清晰。李菱提到,三级医院负责危急重症,二级医院负责急性期缓解后的继续治疗,社区医院负责居民的居家健康管理。“这是一个完整的三级医疗体系。”

  康复医疗同样拥有完整的三级体系。姜悦提到,康复是一个漫长过程,历经四、五年之久的也有。

  一般来讲,康复治疗分为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所服务的对象分别为康复治疗不同阶段的患者。”姜悦继而解释,三级康复医院主要收治亚急性期患者,二级康复医院为稳定期患者进行肢体锻炼和康复治疗,恢复期的患者则可以自行居家康复或在社区门诊康复。

  简单来讲,“三级康复医院专科化,二级康复医院负责患者居家化。”姜悦用一句话总结。

新阶段新烦恼

  康复医疗分工明确且需求量大,随着慕名而来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展览路开始有了新烦恼——床位数少、面积小。

  目前展览路医院仅有114张床位,但每个住院患者至少要接受两个治疗疗程,一般一个疗程需要一个月时间。“我们一次性最多接收十几名住院康复患者。”李菱预估,当医院床位数达到300张时,才能满足周围的患者康复需求。

  不过好消息是,9月3日,展览路医院挂牌西城区康复医学中心。“下一步政府一定会给我们更大支持,以实现西城区整体康复医疗的同质化管理,满足西城区居民的康复需求。”李菱说。

  从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二级康复医院,再发展成为康复医学中心,这或许能为当下处于运营困境的二级医院提供一个新的转型思路与发展路径。

微信图片_202211081559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