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健康科普

【中医康复】夏季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作者:陈婷婷 来源:康复中心 浏览次数:
字号:+-14


中风又名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大家都知道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但实际上,夏季中风也不容小觑。





1.夏季中风的原因



夏季中风大多为缺血性脑中风。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几率,从而诱发中风。而且夏季时很多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很大,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的患者,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就会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出现脑部循环障碍,发生中风。另外,夏季是腹泻等肠胃疾病高发的时节,腹泻、脱水会导致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加大,引发中风。



2.夏季中风的预防



如何预防才能让夏季中风远离我们呢?首先,注意日常起居,夏季不可将空调温度调至过低,运动要适度,不可过度疲劳或大汗淋漓,汗出后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第二,注意合理饮食,讲求荤素搭配、粗细结合,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过多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注意补充奶类、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要注意戒烟限酒。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的平和,遇事不要着急上火,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乐观豁达地处理事情。第四,注意定期体检,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要坚持服药治疗原发疾病,避免诱发中风。



3.中风的急救



一旦发现家人中风,家属应立即拨打120或999,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不要搬动患者,尤其要避免摇晃其头部。尽量让患者侧卧位,或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若家中备有安宫牛黄丸,可立即让患者服下。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因为发病的时间窗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根据发病的时间,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适合动脉溶栓还是静脉溶栓,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



4.中风的最佳康复期



中风后的半年内为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因此患者一旦病情平稳,应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越早介入,患者的康复效果越好。康复治疗要在正规医院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过度训练,防止肌张力过高、膝过伸、步态异常等不良现象出现。另外,做好中风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



只要我们能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大大减少夏季中风的发病。及时、有效的药物及康复治疗能让患者肢体功能得以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尽早回归社会。



文/康复中心 陈婷婷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