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与市三甲综合医院拟探索建立康复病人双向转诊机制
10月23日,北京市医管局医疗护理处陈静处长、刘婉莹副处长来到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与安贞医院、朝阳医院、北医三院共同协商建立康复病人双向转诊机制。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平昭院长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医院康复中心、明朝温泉池遗址,详细介绍了医院及康复中心基本现状、康复优势、慢性病康复特色及医院整体规划。 陈静处长在座谈时指出,自今年年初北京小汤山医院经局长办公会定位向康复医院转型的半年时间内,在各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小汤山康复医院竭尽全力推动,康复转型工作进展顺利,年底实现康复床位100张。以三甲医院为龙头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已初步形成,三级康复医疗网络正在积极探索,作为二级医院的展览路医院向康复转型势头也很好,面对北京市5000张康复床位缺口的严峻形势,极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医疗单位加大对康复院建设的支持力度。希望各三甲医院、基层医院也积极投入康复体系建立。此次以北医三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为试点,深入切实讨论亚急性期、恢复期患者的转诊路径、措施,积极探索康复双向转诊机制,为三级康复网络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新闻背景 2012年3月市医管局明确北京小汤山医院向康复医院转型;2012年8月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正式获批成为医院的第一名称,标志着向康复医院的正式转型。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千年温泉古镇小汤山镇,是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北京干部体检保健基地,北京市属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单位。医院将以此次转型为契机,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小汤山 大健康”服务品牌,把医院建设成为“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相结合”的集康复医疗、康复疗养、健康管理、综合医疗等以慢性病预防和康复治疗为主的独具特色的三级甲等康复医院,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现下设三个门诊(中医针灸、康复、外科)、六个病区(神经、心肺、老年、骨与关节、脊柱脊髓损伤及贵宾区)、三个康复评定室(平衡、认知、综合)、八个康复治疗组(PT、OT、ST、传统康复治疗组、理疗组、温泉水疗组、心理治疗组、A区治疗组)。 在国内率先将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健康管理手段融入到康复医学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康复效果。初步形成了包括温泉水疗、文体治疗等诸多康复治疗相结合,门诊与病房相结合、临床治疗与功能康复并重、中医传统治疗与现代康复相结合的良性康复体系。以慢性病康复为主要特色,收治病种包括:脑血管病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脊柱、骨与关节术后及创伤为主的运动系统疾病,冠心病、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康复优势: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曾为明清皇家温泉行宫,院区占地面积40万平米,绿化面积10万平米,湖区面积3万平米,山青水碧,环境静美。1982年被卫生部命名北京市康复中心,是全国四大康复中心之一,有着四十余年的康复、疗养经验。得天独厚的温泉水资源,足够的发展空间(建筑容积率仅为15.3%),合理的院区布局设施,周边环境等更适合康复期病人的治疗。 三级康复医疗网络是指以大型综合医院康复科为龙头负责疾病急性期康复、康复专科医院为核心负责疾病恢复期康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负责后遗症期康复的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多向转诊、合理诊治,帮助患者赢取最佳康复时机,有效提高康复效率,合理利用康复资源。北京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为康复建设示范区,必然会引起全国的模范作用,对康复医学的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