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春 2021-05-24

    立春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树木开始发芽,小草在泥土中跃跃欲试,正等待着“春分吹又生”。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立春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呢?1. 固护阳气春…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雨水 2021-05-23

    雨水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雨水节气。此时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惊蛰 2021-05-22

    节气养生惊蛰是24节气的第三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到6日期间交节,每到了惊蛰这个时节,气温上升、雨水增多、万物复苏,我们在饮食、起居和运动等方面要注意一些。在饮食上建议大家多食用一些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一些清淡饮食,还有新鲜蔬菜。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五季和五脏的对应关系,春季主肝,而肝主青色,青…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春分 2021-05-21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气候温和,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是春意盎然的大好时节。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清明 2021-05-20

    清明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岁时百问》中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天气更加暖和了。民间有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此时,大地生机蓬勃,在这大好的春日风光中,正是农民伯伯忙碌的日子。清明时节的养生,应重在与自然同气相求。“明”由日…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谷雨 2021-05-19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是多雨,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谷雨即“雨生百谷”之意。谷雨节气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 防湿邪伤身由于谷雨过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大,容易湿邪为患。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湿困…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夏 2021-05-18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立夏后,气温会逐渐升高,人们容易上火,当然人体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此时要重视养生的方法。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立夏养生小常识吧。1. 谨防外感立夏节气,天气越来越暖和,但是气温尚不稳定,忽冷忽热,早晚…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满 2021-05-17

    小满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中的第二个节气。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是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节气的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 防寒保暖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芒种 2021-05-16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令,其中“芒”指大麦、小麦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将要收割;“种”指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小满节气养生应注…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夏至 2021-05-15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的夏天来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夏至气温多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一个时节。在这个节气里,很多人都会出现身体不适、胸…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小暑 2021-05-14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7月6日至8日左右。小暑日“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此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成荫,很多地区气温已接近30℃,热浪袭人,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小暑节气的养生需要注…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暑 2021-05-13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二伏前后。大暑节气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调理大暑节气,宜多吃些燥湿健脾的食物。大暑时节外湿偏重,宜造成脾胃气机停滞,运行不畅,故健脾化湿为第一要务。宜多食各类谷物、莲子、山药、薏米…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秋 2021-05-12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7日-9日之间。“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时节的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养阴防秋燥立秋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处暑 2021-05-11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就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虽然秋季在意义上已经来临,早晚已有些浓重的凉意,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处暑节气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 早睡早起解秋乏处暑节气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白露 2021-05-10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在每年的9月8日前后。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此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白露节气的养生有以下三…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秋分 2021-05-09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指日夜时间均等,并由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二是指气候由热转凉,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节气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保持阴阳平衡秋分时节昼夜均等,所以我…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寒露 2021-05-08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度,此时已是深秋时节。介绍几个寒露节气的养生小常识,教你健康度过寒露。1. 足部保暖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降低,夏季的凉鞋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霜降 2021-05-07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度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或24日。随着霜降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呈现一派深秋景象。霜降节气养生需注意以下几点。1. 补冬不如补霜降民间有句谚语是“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 2021-05-06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个节气的养生离不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此时的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1.早卧晚起“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中医认为“冬主收藏”、“ 秋冬养阴”,所以冬三月应早卧晚起,注重补阴才会事半功倍。…

    阅读详情
  • 二十四节气养生——小雪 2021-05-05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小雪节气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早睡晚起冬季白昼短,黑夜长,故应顺应自然界规律,早睡晚起。最好不要超过22点熄灯上床,保证在子时(23点-1点)前睡着。因为子时是阴气最盛,…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