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中国医药导报》:金秋盛会,盘点我国疗养康
2011年10月15日的北京,秋高气爽,阳光明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大会在北京小汤山疗养院胜利召开。本次疗养康复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疗养院、康复医疗机构、慢性病专科医院、老年病医院的200余名专家、管理人员参会。据记者了解,本次盛会由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小汤山疗养院承办,《中国疗养医学》杂志社协办。另据了解,本次大会主题是“适应形势,科学发展,促进疗养康复事业发展”。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平昭院长在大会上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平昭说:“本次大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学术交流,注重前沿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形成广泛的学术共识,是又一次促进疗养康复医学发展的有益尝试。我们将把握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疗养康复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后卫生部保健局副局长席立锁主持大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跃进做重要讲话,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鞍山汤岗子疗养院院长张黎明作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疗养院院长季国珍致开幕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王茂斌教授作了神经康复学的进展专题报告。他说,神经康复学的发展扭转了神经系统损伤后“不可恢复”“无所作为”的宿命论观点,为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开创了“循证医学”的新局面。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武留信教授,围绕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原则、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内涵、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循证实践等内容作了题为“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循证实践”专题报告。
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博士作题为“健康管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报告。武博士说,小汤山疗养院在国内率先将健康管理与康复医学相结合,创立了全新的理论方法。健康管理的干预手段与康复治疗技术的结合为临床提供了全面的康复方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加重或复发,健康状况评估与康复评定相互补充,将康复医学与健康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更好更快地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从运动对血糖、胰岛素的快速作用、长期运动对血糖、胰岛素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安全性、糖尿病患者运动负荷试验、糖代谢异常人群运动推荐、有并发症的T2DM病人的运动、T2DM病人运动中并发症的防范等方面给与会学者解读了美国运动医学会《运动与2型糖尿病指南》。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营养师培训中心校长刘春光向大会介绍了他亲自创立的“Neotra—将营养、美味、运动结合在一起的营养模式”。这一新的营养模式,即在最大程度保留个体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食谱构成,设定合适的运动项目,同时达到满足食品感官性状的需求、减低关键食品风险因素和改善体质的目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提高或降低目标营养素的吸收率。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各位与会代表就如何打造现代新型疗养院,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专病体检研究与实践,物理因子在慢性疾病康复治疗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疗养院康复医学学科建设与实践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记者领略到,本次大会是一次促进合作、增进友谊的共赢盛会,是一次继承创新、传承文明的学术盛会,是一次凝聚信心、共同发展的和谐盛会!
新闻链接
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又名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多年来致力于干部健康疗养、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康复医学实践,积极推动疗养医学、健康管理、康复事业发展。2010年被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评选为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其以“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为服务宗旨,延长健康链条,实行全方位健康管理,建立了一整套集健康疗养、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预警、检后追踪监测、慢病及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将重心前移,突出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病、愈后防复,强调围绕整体健康的全面健康管理。
自2010年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康复中心在国内率先将健康管理应用于康复医学,开创性地将健康管理干预手段和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康复方案,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不但有效地预防患者现有疾病的加重或复发,使康复治疗的效应最大化,而且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又可以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时,健康管理理念的引入能够客观量化一些主观评价,使康复评定和康复目标更加科学可行。
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平昭院长在大会上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平昭说:“本次大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开展学术交流,注重前沿性、专业性和实效性,形成广泛的学术共识,是又一次促进疗养康复医学发展的有益尝试。我们将把握历史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疗养康复事业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
记者在现场看到,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总后卫生部保健局副局长席立锁主持大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跃进做重要讲话,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鞍山汤岗子疗养院院长张黎明作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疗养院院长季国珍致开幕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王茂斌教授作了神经康复学的进展专题报告。他说,神经康复学的发展扭转了神经系统损伤后“不可恢复”“无所作为”的宿命论观点,为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的恢复开创了“循证医学”的新局面。
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武留信教授,围绕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原则、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主要内涵、健康管理学科建设的循证实践等内容作了题为“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与循证实践”专题报告。
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博士作题为“健康管理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报告。武博士说,小汤山疗养院在国内率先将健康管理与康复医学相结合,创立了全新的理论方法。健康管理的干预手段与康复治疗技术的结合为临床提供了全面的康复方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加重或复发,健康状况评估与康复评定相互补充,将康复医学与健康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更好更快地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北京体育大学王正珍教授从运动对血糖、胰岛素的快速作用、长期运动对血糖、胰岛素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运动的安全性、糖尿病患者运动负荷试验、糖代谢异常人群运动推荐、有并发症的T2DM病人的运动、T2DM病人运动中并发症的防范等方面给与会学者解读了美国运动医学会《运动与2型糖尿病指南》。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营养师培训中心校长刘春光向大会介绍了他亲自创立的“Neotra—将营养、美味、运动结合在一起的营养模式”。这一新的营养模式,即在最大程度保留个体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食谱构成,设定合适的运动项目,同时达到满足食品感官性状的需求、减低关键食品风险因素和改善体质的目的。其核心思想是利用不同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提高或降低目标营养素的吸收率。
在两天的会议期间,各位与会代表就如何打造现代新型疗养院,如何提高健康体检人群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专病体检研究与实践,物理因子在慢性疾病康复治疗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疗养院康复医学学科建设与实践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记者领略到,本次大会是一次促进合作、增进友谊的共赢盛会,是一次继承创新、传承文明的学术盛会,是一次凝聚信心、共同发展的和谐盛会!
新闻链接
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又名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小汤山康复医院、北京国际药膳博物馆)多年来致力于干部健康疗养、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康复医学实践,积极推动疗养医学、健康管理、康复事业发展。2010年被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评选为全国首批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其以“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为服务宗旨,延长健康链条,实行全方位健康管理,建立了一整套集健康疗养、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疾病预警、检后追踪监测、慢病及高危人群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于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将重心前移,突出预防为主、未病先防、既病防病、愈后防复,强调围绕整体健康的全面健康管理。
自2010年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康复中心在国内率先将健康管理应用于康复医学,开创性地将健康管理干预手段和康复治疗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康复方案,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不但有效地预防患者现有疾病的加重或复发,使康复治疗的效应最大化,而且通过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又可以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时,健康管理理念的引入能够客观量化一些主观评价,使康复评定和康复目标更加科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