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

妙招教你如何防治肝炎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7-07-28
字号: + - 14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每年有二十余万人死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其中15.6万人死于肝癌。目前西医缺乏特异性疗法,中医药在肝炎的认识及防治都有系统完整的认识及丰富的经验。





一、中医对肝炎的认识:



肝炎病名是西医命名的,顾名思义,就是肝的炎症,是由于感染了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由于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现代医学的疾病不能与中医的病名完全等同。但是,中医从临床表现以及病理病机及治疗方面历代中医学家对其研究有了系统的认识,同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临床经验。中医认为肝炎本身是肝胆运行失常引起,又脾胃运化受损、肾阳不足有密切的关系。



二、肝炎是如何发生的呢?



正常情况下,中医认为肝属木,其性温,主升发藏血,人体的阴血要向上升发有赖于肝温升的作用,这是肝的基本功能。由于湿热、寒湿、疫毒等外邪侵袭、加上饮食不节、情志不遂、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肝气升发功能失常,肝气郁结不疏,胆汁排泄不畅,典型表现为胁肋疼痛、口苦、黄疸等;肝气郁结日久导致瘀血内停,可见面色黯黑、黄褐无华、唇色暗紫、脾大、肝掌、蜘蛛痣等,肝气不能正常升发,导致阴血上升不足,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不足等;再者,五行生克中木克土,当肝气过强容易克伤脾胃土气,出现食欲不振,四肢萎软,恶心厌油腻、腹满腹胀等症状。



三、如何应对肝炎



如何使肝病患者恢复健康呢?首先要恢复肝温升的功能。肝喜温恶寒,喜润勿燥,喜升恶降,因此,凡是温性的、滋润的,上升的食材、药材、以及积极向上舒畅的情绪都是肝所喜欢的,也是对肝炎的治疗有利的,推荐食疗方如下:



1、泥鳅炖豆腐



材料:泥鳅500克,豆腐250克。



制作:泥鳅洗净去肠,煎熟后顿豆腐,每周1-2次,佐餐食用。



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有利小便、壮阳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



2、四红汤



材料:红小豆30克、红衣花生30克、红枣10枚、红桃适量。



制作:将红小豆、红衣花生洗净入锅,加水约500毫升,用小火慢炖15-20分钟后,加入红枣、红糖熬至熟烂,每日1剂,早晚服用1次。



功效:具有利水消肿、温养肝血的作用。



肝病属于难治疾病,在中医认为,肝炎在发展过程中与脾胃、肾有密切关系,当肝气克脾,脾胃受损而生湿生痰,反过来又阻碍肝胆气机的疏泄,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黄帝内经: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一切疾病皆源于正气的不足,正气之根在肾,因此肾阳虚损也是肝炎(尤其是慢性乙肝)病程中的根本,而且脾胃为后天之本,必须依赖先天肾阳的温煦,单纯的追求指标的正常只是治标之策,扶正气、温肾阳才是治疗肝炎的根本大法,中医在这个方面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切不可滥投苦寒之品,伤及根本,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四、预防与康复



艾灸可扶阳,改善阳虚体质。肝炎患者可以经常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中脘等,可以扶助正气,防病于未然。不可过食生冷之品,如苦瓜、鱼腥草、绿茶等食物,以及茵陈汤、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等苦寒之品中伤脾胃;经常按摩肝经诸穴,太冲、阴包、期门等穴位,疏通肝经气血。肝炎患者,不需要因此担上沉重的思想负担,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气血顺畅,肝气疏泄,脾胃调和,大大有利于肝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