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冬奥有我】张琪——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幕后的汤医人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完美落幕。随着闭幕式上24个提灯儿童,点亮冬奥会徽,演出正式开始。张琪说,这是她看过最揪心的一场演出,也是带着泪水和骄傲看完全程的一场演出。
精彩绝伦的开闭幕式背后,凝聚着每一个幕后人的努力和倾情付出。北京小汤山医院团委的张琪被选派到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国家体育场运行团队演出仪式处,担任演员联络主管,负责闭幕式的演员管理和服务保障。
演员选拔
张琪(右二)在北京舞蹈学院选拨
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奥要求,本届运动会主创团队倡导“人民的舞台”,不使用明星,让更多的普通人走上国际舞台。因此,张琪进入开闭幕式工作部,第一件工作就是选拔演员。一方面,创意已定,需要和编导组沟通环节的需求,拟定演员选拨的标准和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实际需要,与相关的高校对接,把能够符合要求的专业学生集合在一起,让编导组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自己需要的演员。因为到选拔后期,北京散发的疫情卷土重来,多所学校封闭无法进入,更严格的疫情政策影响到后续的演训和演员管理,冬奥时间进入倒计时,张琪不得不重新与导演组沟通,调整演员选拔的矩阵,顺利高效的完成1000余名演员的选拔工作。
张琪(左一)在中央戏剧学院选拔
风雪夜归人
开幕式于2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成功举办,在万千欢呼和喜悦中,我们圆满打赢了第一战。然而,负责闭幕式演员的张琪,完全高兴不起来,原计划转场进入鸟巢的闭幕式团队和演员因为开幕式的“冰瀑”拆卸问题,迟迟无法进入,这就意味着闭幕式在鸟巢的彩排时间更短。此刻的张琪已经开始着手另一件重要的工作:给闭幕式演员办证,因为国家体育场的安保政策极为严格,不到10天的时间,需要为1000多名演员和领队办理平时训练的“运行期公共区”证件、联排时的“演练”证件以及正式演出当天的“闭幕式”证件。按照进入国家体育场必须出示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的要求,演员们早出晚归,无法预约到合适时间进行采集,张琪迅速与开闭幕式服务保障指挥部、公共卫生业务领域沟通,协调演员们在国家体育场内完成核酸采集。当演员们终于顺利进场后,演出创意发生了改变,闭幕式热场环节删除,尾声加入50名左右儿童,会歌演员改为开幕式阜平“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从艺术角度来讲,这创意看似平常的改动,却牵动了无数演员的内心,对于专业乐团来讲,他们习惯于创意改变,可这满场的演员都是普通的学生和老人,对参与冬奥寄予了太多的期待。而此时张琪的任务需要和来自河北秦皇岛400多名,已经训练3个月的大学生说热场的舞蹈不能跳了;和会歌演员说,有新的演员进行了环节替换......
张琪在调度室开会
每天在彩排结束后,演出仪式处会结合调度会内容再重新部署工作,而和演员相关的所有事宜,如发放口罩和泡腾片、拍照留念、出勤问题、备场区和集中驻地防疫问题等,都需要她逐一安排和对接,所以对于这个团队来讲,唯一的目标就是在举世瞩目的舞台上必须零失误。
每一个冬天都想起“我们在一起”
疫情期间,国家体育场从1月下旬就开启了小闭环运行模式,因为闭幕式有大量的国外运动员参加,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演职人员疫情防控指引》的要求和公卫专家的研判,运动员入场式的所有演员需要演出后进入闭环管理。“闭环演员如何退场”作为一个问题又抛给了张琪,VOC(国家体育场运行中心)认为转换期提前破环来供演员们熟悉路线存在风险,等于演员真正的走闭环路线只有正式演出当天,连走错一次的机会都没有。时间紧、任务重,张琪开始沿着暂未闭环路线进行踏勘,反复和特勤、运行沟通,确认路线后以动图的方式讲给闭环领队和演员,同时开始对接交通业务领域,闭环和闭环外演员流线和人数,均需要到哪个停车场上车。
2月13日,得知极端天气预报后,第一时间通知领队
转场期间,早上接演员们进场、晚上看演员们离开、风雪里为演员们送去温暖,在这几个月的相处里,张琪和演员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默契。当谈到这些演员们的时候,张琪动情的说:“除了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为梦想拼搏、为祖国争光外,每次看到身边的演员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带病带伤坚持来参加冬奥的训练,我也被深深地感动着,我想这就是奥林匹克的精神之所在,让更多的人参与冬奥、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团结”。在备场区,各团队之间、领队之间、演员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相互帮助,点亮环节中的孩子们给推冰车哥哥写信,哥哥们给弟弟妹妹准备了新年礼物;清华大学的志愿者标兵邀请河北燕山大学的舞蹈演员一起录制冬奥闭幕式快闪.......
加班和严寒就是常态,而坚守的是信仰。所有的冬奥人在2022年的春节,放弃与家人团聚欢愉,用特殊的方式在这里一起过年、闹元宵,满满都是回忆,就像冬奥会闭幕式尾声的歌曲唱得:“每一个冬天都想起 我们在一起”。
自信来源于强大的后盾
张琪在演员备场区-击剑馆发放N95口罩,要求中国结演员们上场佩戴
对于张琪来讲,管理演员既非她的专业也非她的特长,是什么支撑她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坚持到底了呢?张琪说:“这几个月,不只哭过一次,真的挺难的,但是我不能辜负大家的期待和信任,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世界盛会,组织愿意相信我,我顶着多大的压力都不能说放弃”。尤其是北京小汤山医院给予我的力量,让我有信心有勇气继续前行。小汤山医院是我必须努力的底气,虽累犹荣。2022年的春节,医院党委专门安排视频连线,慰问冬奥、医疗保障人员,送上新春的祝福。
受院党委委托,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江华与张琪视频连线,传递组织的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
张琪在演员备场区-鸟巢文化中心检查餐食情况
=
冬奥的成功举办,是无数冬奥人披星戴月而归,坚持到最后一名演员离场、最后一名观众离开、最后一盏灯光熄灭.......他们用一股股热情凝聚为火焰、用一点点努力汇聚成江河,只为带给世界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盛会,虽然冬奥会已经结束,张琪已投身冬残奥会,继续做好演员的联络工作,梦想与拼搏的故事从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