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资深过敏性鼻炎患者谈经验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花团景簇、杨柳纷飞,多么美好的季节,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这是痛并快乐的体验,是泪涕交织的惆怅。作为一个具有医学背景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过敏性鼻炎是在我32岁时的春天第一次出现,原因说不清,没有家族性过敏史的,分析后可能原因有三个,一是近几年工作负担重了,休息没有以前好,长期交感神经亢奋,导致免疫反应更敏感了;二是北京近几年的成熟的雌性杨柳树增多,飞絮带着种子随风飘散,导致过敏机率增加;三是空气污染加重。症状多在春季杨柳絮纷飞、接触某些花粉、粉尘或突然暴漏在冷空气中时出现,而且休息不好时发生机率明显增大,发作时表现为打喷嚏、流水样鼻涕、闭塞及鼻痒难忍,严重时出现眼结膜充血、眼睛痒、流眼泪、嗓子疼,但不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丘疹等过敏反应。
西医治病一般以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此病亦如此。
一、 去除诱因
大多数人群是对花粉、粉尘、尘螨、霉菌、飞絮、冷空气等过敏,过敏原不清楚的可以去医院耳鼻喉科或皮肤科进行过敏原检测,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可以减少暴露接触。
1.减少外出,室内清洁温暖适度
在过敏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如春冬季,或每次过敏出现后,找找导致过敏的可能诱因,针对诱因进行个体化的出行管理;保持室内清洁,可以减少粉尘等产生;适宜的温度和湿润环境可以降低鼻粘膜敏感性。
2.清洗鼻腔
每天早中晚定时用自来水清洗鼻腔,也可以至医院或药店购买鼻腔清洗液。使用凉水清洗效果更加明显。有过敏史的,建议养成清洗习惯。
3.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有讲究的,市面上可选择性太多,一次性医用口罩(YY/T0969)、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YY0469)、工业防尘口罩KN95(GB2626-2006)及医用防护口罩N95(GB19083)等都是可选择的,普通纱布口罩防护效果差一些;关于口罩的使用时间,个人经验是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每天更换,KN95和N95可以连续使用3-5天。
二、治疗病因
过敏性鼻炎为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抗炎治疗即为病因治疗。抗炎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的。
1.西药治疗
①抗组胺药物,包括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这类药物对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眼睛痒等所有症状均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②白三烯调节剂,主要是孟鲁司特钠,对流涕、鼻塞和眼部症状效果较好,对于打喷嚏和鼻痒效果欠佳。
③激素:对于激素的使用,个人建议在疾病的慢性期使用可以稍微谨慎一些,长时间使用外用激素存在鼻粘膜增厚风险,从而出现打鼾;但过敏发作急性期,激素的效果是最好的,还是建议尽早使用,市面上常见的有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每天早晚各喷1次,每次1喷。
2.理疗
①超短波治疗,超短波很适合治疗慢性无菌性炎症,治疗效果比较慢,但能够改善鼻粘膜结构。20天一个疗程,建议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过程注意保护眼睛。②红外线照射,红光线及红光有助于鼻粘膜的修复,疗程同超短波治疗,同样需要注意保护眼睛。
3.中医手段治疗
对于中药口服治疗,建议谨慎些,但中医针灸、拔罐可以调整免疫功能,理论上长期治疗应该有一些效果。
三、其他可行性措施
保证充足睡眠、每天适量运动、多饮水均有助于过敏情况的预防和好转。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养生——清明
下一篇: 核酸检测,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