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

【新冠专题】特殊人群或基础疾病患者新冠 病毒感染后如何做好自我照护——慢性呼吸道疾病

发布时间:2023-01-13
字号: + - 14

  新冠科普

  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哮喘和支气管扩张;这类疾病患者, 感染新冠病毒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增高。 疫苗接种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发展为重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慢阻肺患者多为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具有较大益处,对于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只要没有明确的禁忌症,及时接种新 冠病毒疫苗是很有必要的。病情控制良好的哮喘患者,目前亦推荐及时接种新冠疫苗,而且应常规进行加强针疫苗的接种;对于哮喘未控制或急性发作的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可接种;  而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推荐接种。病情稳定的支气管扩张患者,如果没有明确禁忌症,亦应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除了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之外, 还容易出现原有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 例如咳嗽、咳痰、痰量增多,  气短、喘息加重, 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神志改变、意识障碍,并可能危及生命。

  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吸入药物、口服药物等)  ,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和减轻气道炎症,应继续规律使用,一般情 况下无需调整用药频次和剂量。新冠病毒感染多以对症治疗为主,大多数情况下,与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药物不存在冲突。

  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症状局限在上呼吸道,且精神状况、饮食情况尚好,全身症状不严重,可先选择居家治疗,密切监测健康状 况,包括体温、呼吸道症状、神志、饮食等,有条件时可监测外周氧饱和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形式咨询呼吸专科医师,帮助居家治疗期间进行自我管理。

  如果出现病情恶化,例如呼吸困难进行性 加重、外周氧饱和度≤ 93% 且吸氧治疗后不能纠正、体温超过 38.5℃持续 3 天以上、痰多且咳痰费力、出现神志改变或精神状态异常, 家人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发热门诊或者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