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就诊指南】北京小汤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三伏贴来啦!——这份三伏贴手册请您收下

作者:王若溪 来源: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发布时间:2023-06-26
字号: + - 14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三伏天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现代又称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

微信图片_20230630164230.jpg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容易发作和加重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在夏季疾病的缓解期进行调理,以预防疾病在秋冬季节的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的程度、症状和次数。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传统的“治未病”思想,依“天人相应”的核心思想,认为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疾病的发生、治疗亦应随季节变化而各异。一些冬季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以素体阳虚,又外受寒邪为本。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借天、人阳盛之时,疾病缓解之期,采用温热助阳的药物(包括内服和外用)对阳虚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御寒能力、祛除体内沉寒痼冷之宿疾,达到少发病或不发病的目的。

  三伏贴是如何起作用的?

  敷贴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温和的治疗和调整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

  三伏贴适用于哪些病症?

  从古至今,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主要适合于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人,在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肺系(呼吸系统)疾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目前相关的科学研究证据,中医专家重点推荐的适宜防治病症是:

  1.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2. 小儿及老人(60岁以上)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呼吸道感染)者。

  建议不属于上述病症的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科医生,选择其他适宜的冬病夏治方法。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三伏贴是在患者没有发病的时候进行预防性调理,当病情正处于发作期和急性期的时候,建议还是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常规的治疗。三伏贴并不能完全代替常规治疗。

  三伏贴里有什么药?

  我院使用的三伏贴为北京市统一采购,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研制的防治慢性咳喘疾病的“温阳化痰穴贴”(京药制字Z20110007),含有炒芥子、细辛、百部、白芷、醋五味子、冰片等,诸药配伍,发挥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微信图片_20230630164239.jpg

  哪些人不适合三伏贴?

  禁用人群:

  1. 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 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 皮肤容易过敏、瘢痕体质的患者;

  4. 急性发热性疾病、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及活动性肺结核者;

  5. 咯黄色脓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现口腔溃疡等内火较重者;

  6. 医生认为不宜使用的患者。

  慎用人群:

  1. 孕妇;

  2. 2岁以下婴幼儿。因无法确知孩子反应,使用时必须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哭闹情况以判断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等;

  3. 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4. 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

  5.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

  儿童可以贴吗?

  三伏贴可以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慢性咳嗽及鼻咽炎进行预防。另外,由于儿童鼻炎、哮喘多与呼吸道感染诱发有关,故也可通过贴敷预防呼吸道感染来减少哮喘与鼻炎的发作次数;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儿童也可通过贴敷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从而减少局部炎症刺激,起到减轻局部腺体肿大作用。

  三伏贴的具体时间是什么?

  (1)目前每伏的任何一天均可,白天贴敷最佳。

  我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门诊贴敷时间:8:00~11:30,13:00~16:00。

  (2)成人的贴敷次数与时间:每伏连贴3次,每天1次,每次贴敷6-8小时,每伏间隔7天。

  (3)儿童的贴敷次数与时间:每伏各贴3次,每次间隔2天(如7月11日、7月14日、7月17日),根据年龄每次贴敷1-4小时。

  (4)贴敷的疗程:一般以每年三伏期间按伏贴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为佳。3年后可以继续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640.jpg

微信图片_20230630164244.jpg

  贴敷后皮肤有什么反应?

  (1)正常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贴敷时间长短等,贴敷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潮红、灼热或轻度刺痛感,或出现小水疱等反应。多数敷药处的皮肤会在一段时间内遗留色素沉着。一般对小的水疱,不必特殊处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涂湿润烧伤膏以减轻不适感。若出现大的水疱,应到医院就诊消毒处理,以防感染。

  (2)不良的皮肤反应与处理

  由于患者的病情、体质情况等原因,贴敷后可偶发局部皮肤严重红肿、大水疱、溃烂、疼痛,或皮肤过敏等一些不良反应。

  若在贴敷期间,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瘙痒现象,应立即祛除。

  贴完药需要注意啥?

  (1)穴位贴敷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贴敷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2)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应慎食海鲜、牛羊肉及辣椒、蒜、葱、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肥甘滋腻及食冷饮和冰冻食品,宜少喝酒、少抽烟。

  (3)贴敷后不要过分活动,要保持贴敷局部清洁。去掉药物后宜洗温水澡,不宜洗冷水澡。对于贴敷处皮肤及残留药膏等,只可用温水洗涤,不可用肥皂、浴液等搓洗。

  (4)贴敷期间宜穿干净、柔软、宽松、透气衣衫。贴药期间最好避免空调、电扇直吹,避免皮肤遇凉而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入睡前一定要将贴敷的药物揭除。

  三伏贴贴在哪里?

  常用穴位:

  (1) 天突:胸骨上窝中央。

  (2) 膻中: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3) 大椎: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4)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正坐垂肩,约与肩胛骨内上角平)。

  (5) 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正坐垂肩,约与肩胛下角平)。

  (穴位在医生指导下选取)

  注:痰多时贴天突,痰少时贴大椎。

  如何开治疗单治疗?

  7月3日开始至7月18日期间,取得我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号源(普通号、专家号均可),取号后当日至该门诊开“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获取纸质版治疗单,7月11日开始可凭治疗单到中西医结合康复科门诊进行穴位贴敷。

  挂号方法:微信关注“北京小汤山医院服务号”或“北京小汤山医院互联网智慧服务”→“预约挂号”→预约中西医结合康复科号源(普通号、专家号均可),或开单当日到医院现场挂号。

微信图片_20230630164250.jpg

  预约咨询科室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挂号科室:中西医结合康复科门诊

  预约咨询电话: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61789644、 18513213637

  贴敷地点:北京小汤山医院门诊一层中西医结合康复科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