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二十四节气养生——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度,此时已是深秋时节。介绍几个寒露节气的养生小常识,教你健康度过寒露。
1. 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降低,夏季的凉鞋可以收起来了,以防“寒从足生”。晚上可用热水泡脚,改善足部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 不穿单衣
虽说要“春捂秋冻”,但寒露过后已是深秋,天气寒凉,早晚温差大,不能一味地“秋冻”,尤其是老年、儿童和体质较弱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增添衣服,早晚不可再穿单衣,防止“冻”出病来。
3. 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的时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提示我们寒露养生要早睡早起。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顺应节气,分时调养,方能保持健康。
4. 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很多人会出现中医所说的“凉燥”,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症状。预防从养阴润肺入手。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之品,宜多吃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梨、荸荠、冬瓜、菌类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5. 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调养肺气,增强免疫力。散步、爬山是不错的选择,但强度不宜太大,逐渐增加运动量,防止运动太过,伤及身体。运动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防止运动中损伤韧带、关节。
6. 心情舒畅
秋季临床上抑郁状态的患者明显增多,可能与气候环境有关,看到风起叶落,不禁勾起凄凉之感,此时更应该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可以多参加体育运动、集体活动等,以宣泄积郁。或者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跳舞、画画等,以陶冶情操,舒缓工作的压力。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雪
下一篇: 二十四节气养生——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