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

【汤医科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与中医治疗

发布时间:2024-04-01
字号: + - 14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状况

近视已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近视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4.3%、35.6%、71.1%及80.5%。近视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高度近视还会引起严重的眼底并发症。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发病低龄化、患病率高、近视程度深的特点,大大增加了视觉损害的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近视的发生、减缓近视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1]。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053.png

常用的近视防治措施及行为干预

目前常用的近视防治措施包括框架眼镜配戴、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点眼、角膜塑形镜和软性角膜接触镜配戴、行为干预等。从卫生经济学和卫生保健的角度看,行为干预是最经济、更合理、安全有效、易普及、可推广的近视防控措施。我国安阳地区曾开展为期1年的儿童青少年行为干预研究发现,每天短信提醒家长督促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后第2年和第3年近视患病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2.8%和18.8%,第4年仍可降低11.3%。在广州地区的研究发现,每周通过微信平台向家长提供近视防控的健康教育,第2年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较对照组下降4.9%。因此,用眼行为干预是极其重要且简单易行的近视防控措施,同时也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强身健体,增进身心健康[1]。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056.png

在完善0~6岁幼儿视力监测的基础上,从幼儿园开始进行近视行为干预,实现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及有效的用眼行为干预,还可将风险预警及行为干预逐渐向全人群拓展,控制或减缓儿童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同时降低高度近视的进展或致残致盲风险[1]。

家校互动近视防控合作

儿童青少年近视产生的主要原因涉及教育过程、学习环境、学习用具和学生用眼行为等多个因素。为了提升全社会的近视防控能力,提倡家校互动形成以下近视眼防控处方: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058.png

1.  "目"浴阳光

每天保证累计户外活动时间大于2 h,让儿童青少年在阳光充足、视野开阔的室外进行有益于眼生理调节和身心健康的运动。

2.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避免儿童青少年持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提倡他们在进行30~40 min读写后进行户外活动,或远眺约10 min以缓解眼疲劳。

3. 读写姿势要正确

矫正儿童青少年的不良用眼习惯和读写姿势,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阅读和书写时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阅读和书写时用眼与书本应距离1尺(33 cm)、胸前与桌子的距离应约1拳(6~7 cm)、握笔的手指与笔尖应距离1寸(3.3 cm)。

4.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障儿童青少年的有效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每天睡眠时间分别达到10、9和8 h,不建议睡觉时开灯。

5.  确保良好的照明环境

书写、阅读时应保证光照强度在300 lx,在室内光线不足时要及时开灯,晚间学习时除使用台灯照明外,还应保证周围环境光照充足。

6.  增强身体素质

应增强儿童青少年的体能素质,做到营养均衡、饮食规律,避免肥胖,强身健体,以预防近视的形成或快速进展[1]。

中医防治儿童青少年近视适宜技术

中医学源远流长,中医古籍中对于近视病名的阐述有“近视” “能近怯远” “目不能远视” “视远不明”等,如《诸病源候论》中有“目不能远视”的记载。其治疗手段也多种多样,如内服中药、针灸、按摩、耳穴压丸等,中药内服配合外治法包括针灸、按摩、耳穴压丸等能有效改善儿童近视的临床症状,提高裸眼视力。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100.png

 中药内服法总以养心安神、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为治疗原则。

 中医外治法:

1. 针刺 

通过针刺不同穴位可以加强眼部与全身脏腑经络的联系,促进眼周血运,疏通眼部经络,调节自主神经,从而改善视物功能[2]。临床常以局部取穴为原则,常用穴位有攒竹、四白、睛明、太阳、承泣、丝竹空等,奇穴主要有鱼腰、下睛明等,每日针刺1次。针刺技术临床应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治,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临床适宜推广。

2. 灸法

作为中医的常用外治疗法,具有温通经络、活血行气、祛湿逐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近视的防治。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102.png

3. 推拿 

推拿穴位常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睛明等,以示指指端按揉穴位,每日按揉10min 即可。这一治疗手法简单易操作,安全有效,孩子接受度好。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104.png

4. 中药外用法

常用的中药外用法有熏蒸、热敷和离子导入。多选具有滋养肝肾、清肝明目、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祛风解痉等作用的药物,如金银花、连翘、菊花、蝉蜕、红花、丝瓜络、荆芥、防风、蒲公英、桂枝、丁香、昆布等。药物通过特定治疗方法治疗青少年近视,达到畅行气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共奏缓解睫状肌疲劳、恢复视力的功效[3]。

5. 耳穴压丸

各脏腑组织分布在耳郭上的反应点称为耳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耳区的相应反应点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通过刺激相关脏腑,可有效改善头面五官供血,调节眼部不适,改善视物功能。通过耳穴刺激,可有效改善头面五官供血,促进眼部健康。耳穴临床常取穴神门、心、肝、脾、 肾、眼或在耳区寻找痛点,用王不留行籽等压穴,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10~15 min,是一种简单易行,受家长和患儿欢迎的治疗方法之一[3]。

针灸治疗、推拿按摩、耳穴压丸都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势,适用性广泛,有利于推广运用,以更好地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分会, 北京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专委会. 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用眼行为干预的倡议及实施方法共识(2023)——用眼行为干预人群大处方[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3, 41(4):297-302.

[2] 陈玲玲,何慧琴.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方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0,30(1):64-67.

[3] 高芳,刘斯妤等. 中医药防治儿童近视综述.中医儿科杂志,2022,9,第18卷第5期:112-115.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410155105.jpg

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尹真祯

医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运用传统针法、腹针疗法、针药并用治疗面瘫、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痛经及月经不调、颈肩腰腿痛、失眠、郁证等中医内科、骨伤科常见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呼吸、消化系统常见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