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九华分秀
在小汤山镇,有三座孤立的山。西边最大的叫大汤山,中间的叫小汤山,东边的这座最小叫后山,因青竹茂盛又称“竹竿山”。1900年,八国联军的一把大火,将三座山峰中最为秀丽的竹竿山烧的树枯石黑,由此被称为“黑山”。山巅北崖刻有“九华分秀”,是乾隆七年,到汤山行宫洗浴,出浴后登后山凉亭眺望,只见碧波荡漾,涌泉蒸腾,怪石嶙嶙,翠竹丛丛,鱼游湖底,鹤鸣园中,亭亭楼阁立于山水之畔,巍巍殿宇隐于绿荫之中,大有江南胜景九华山之意境,不禁感慨曰“九华分秀也!(真像九华山一样秀美啊)”,回到御书房,挥毫写下“九华分秀”四字,命人凿刻于后山山顶。后人将“九华分秀”篆刻立于后山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