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药膳食养

今日寒露 | 袅袅凉风动,露冷凝秋华

字号: + - 14

640.jpg

今日·寒露

640 (1).jpg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时节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随着寒气的增长,万物逐渐凋落,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消,阴气渐长,天气逐渐转冷。

寒露节气话养生

秋季燥气当令,寒露时节已为深秋,天气寒冷,寒气与燥邪相结合,易侵犯人体,发为凉爆。当燥邪之气侵袭人体时, 容易出现诸如舌燥咽干、咳嗽少痰、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等秋燥症状。

寒露时节当应《黄帝内经》中“秋冬养阴”的养生观点,顺应秋季人体气机沉降、收敛的趋势,蓄养一身阴精。由于阴阳互藏互根。于此时养阴,可为春夏阳气的升发打好基础;又因阴阳相互制约,此时养阴能预防春季阳气生发太过。

640 (2).jpg

饮食调理上仍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可适当食用性味微辛、微温之物,如紫苏叶、葱等,以散表寒;也可服用茯苓、山药等既能温养脾胃又可运化水湿的食物。还适当稍佐以甘润之品以生津润燥。亦可适当食用雪梨、百合、银耳等食物以养阴润肺;或用石榴、山楂、苹果等食物以酸甘化阴,达到生津润燥之效。日常应少食苦寒生冷之物,如螃蟹,以防脾胃阳气耗伤、寒气内生,加重津液输布障碍;还当尽量避免食用羊肉、胡椒等大辛大热之物,以免伤阴而化热生火,加重秋燥。

640 (3).jpg

早餐应吃热食,最好喝热的大米粥、小米粥等,也可根据个人体质,适当服用药膳粥,如甘蔗粥、玉竹粥、生地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适当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肉、鱼肉等食品。

寒露脚不露

寒露之时是秋冬的过渡时期,天气由凉转冷,此时当预防寒邪侵体而损伤体内阳气。有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脚部感寒会直接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乘虚而入,因此要做好足部保暖。

中医认为,足部是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所经之处,若脚部受寒,寒邪循经侵入人体,会影响其脾胃、肝胆、肾及膀胱等脏腑功能。因此,在寒露节气外出时,要穿着保暖的鞋袜和衣裤,避免足部受寒。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平时还可站立踮脚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640 (4).jpg

此外,寒露后要坚持每天用温水进行泡脚,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