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自然医学 >>温泉水疗

温泉水疗

“温度”是一个大暖男

字号: + - 14

水疗法的历史介绍完了,这次来给大家共同学习下不同温度的水对全身疾病的治疗。

首先,水疗技术分类按照治疗形式大体可分为冲浴法、浸浴法和水中运动治疗三大类。此外某些在国内外已经发展多年的水中运动技术,因其特定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将之归纳为水疗专项技术,介绍如下:

1.冲浴法:分为全身冲浴和局部冲浴,利用可调节水温的花洒或喷头让适宜温度的水缓慢冲浴全身(依次冲浴颈肩部、上肢、躯干、下肢)或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射流垂直作用于身体局部。

2.浸浴法:是指患者全身或局部浸泡水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按照浸浴设备可分为蝶形槽浴、涡流槽浴和气泡治疗槽浴等;按照有无溶质成分可分为温泉浴、药物离子导入浴、盐水浴、苏打浴、药浴和臭氧浴等。

640 (12).jpg

(患者正在进行温泉涡流浸浴治疗)

3.水中运动治疗:水中运动治疗频率为每周3~4次,持续2~4周。在同一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水疗。水中运动治疗的类型包括一般性水中运动治疗、水中关节活动度训练、水中平衡训练、水中步行训练、水中有氧训练、水中太极、水中瑜伽、水疗专项技术等。

640 (13).jpg

(进行水中步行训练)

水的温度划分如下:

640 (14).jpg

图片除此之外还包括冷热交替浴(热水40℃左右,冷水10℃左右)

其次是不同温度的治疗作用:

冷水淋、浸浴(18℃~25℃)

1、Ⅰ度和浅Ⅱ度的烧伤

早期烧伤后可使用冷水对伤口部位进行温和冲淋,降低局部烫伤皮肤的温度,防止表皮间质和真皮层的充血,水肿,清除表皮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保持创面的清洁,防止感染。同时辅助局部散热。

640 (15).jpg

2、关节急性扭伤和骨折的患者

可在肢体功能锻炼后进行冷水浴。避免因局部软组织温度升高,引起疼痛因子和水肿分泌增多。冷水浴可促进血管的收缩,使疼痛因子的释放减慢。同时神经电位的传导速度降低,具有镇痛的作用。组织液的渗出减少,避免水肿的形成。 

冷——热水交替浸浴(10℃、40℃交替)

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患部先在热水气泡中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冷水5~10分钟。有效促进血管交替舒张与收缩,改善交感神经的紧张性。促进渗出的组织液及淋巴回流不畅导致的水肿吸收。加快末梢血液的转运,镇痛,缓解痉挛,使肢体远端的肿胀和疼痛得以缓解。

640 (16).jpg

(图片来源:JRC—肩手综合征) 

注:以上治疗方案只是单一列举治疗作用,具体治疗情况还需找医师及治疗师制定具体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温度的控制:有资料显示,40℃是一个临界值,不要在超过40℃的水中进行任何运动项目。(比如:长期的进行温度过高会对皮肤表面温热感受器的兴奋性造成损伤,丧失了皮肤表面的浅感觉对自我保护功能)

时间:患者在温水浴中进行20分钟治疗后可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而且需要确保入水之前和出水之后及时喝水补水以保持机体良好的水分。

文/康复中心 谢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