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食养
【媒体报道】健康北京:今日大暑 |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的到来,意味着炎炎夏日即将结束,秋天的脚步渐渐临近。
但是,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养生应尤其注意防暑、防湿、防寒。如何在大暑时节,保持身心的舒适和健康呢?
夏日吃苦
胜似进补
高温难耐的天气,人们容易心烦意乱、食欲不振,稍不注意就会中暑,大暑养生吃什么好呢?
1.清热提神吃点“苦”
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具有清心除烦、提神醒脑、燥湿通便、增进食欲的作用。
推荐的蔬菜有:莴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萝卜叶、苔菜。
饮品有:茶水、可可、薄荷叶冲水等苦味饮料。要注意适量,否则易损伤脾胃。
2.清热解暑、兼顾健脾
火气在下,骄阳在上,人像在蒸笼之中,最需要解暑化湿。
绿豆、西瓜、莲子、冬瓜、荷叶是很好的清热解暑食物;薏米、扁豆具有健脾的功效,是脾虚之人在夏日的食疗佳品。
3.益气养阴不可少
大暑时节,人们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往往会觉得身体虚乏,应多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来增强体质,如山药、海参、鸡蛋、牛奶、豆浆、蜂蜜、莲藕、大枣、木耳、百合粥、菊花粥等。
冬病夏治
好时节
所谓“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对于素来阳气不足的人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此造成一些慢性疾病。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最常用的冬病夏治方法有三伏贴和三伏灸。
三伏贴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化痰平喘等作用,贴敷于相应的穴位上,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灸是采用艾灸的方法,来温补阳气。我们可以灸督脉,即督脉灸,又称火龙灸。因为督脉是“阳脉之海”,所有阳经会合于督脉,灸督脉可以有效激发出人体自身的阳气,从而发挥平衡阴阳、温通气血、调整虚实、抵御病邪的功效。
作者:北京小汤山医院心肺重症康复科主治医师 王若溪;北京小汤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副主任医师 陈婷婷
审核:北京小汤山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主任医师 孙洁
编辑: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