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汤医科普】世界肝炎日——守护肝脏健康,共筑无“炎”未来
社会共治,消除肝炎
2025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旨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减少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及其导致的死亡,向“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迈进。
一、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按病原体类型分为甲、乙、丙、丁、戊型,每种肝炎的传播途径、发病特点和危害各有不同。
二、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三、病毒性肝炎的病程
病毒性肝炎的病程可分为四阶段,早期识别至关重要:
1. 急性期: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皮肤发黄)是常见症状。甲肝、戊肝患者多在此阶段确诊,而乙肝、丙肝可能无症状。
2. 慢性期:乙肝、丙肝感染者中,10%-20%会发展为慢性肝炎,出现肝掌(手掌红斑)、蜘蛛痣(颈部红点)、脾大等体征。
3. 肝硬化期:肝脏纤维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发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4. 肝癌期:慢性乙肝、丙肝是肝癌主要诱因,我国80%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
四、如何预防肝炎?
1. 接种疫苗;目前可接种疫苗有甲肝、乙肝、戊肝疫苗。
2.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60%)的免洗洗手液。
3. 健康饮食及行为习惯;避免生食,控制酒精摄入,均衡营养,避免高脂饮食。
4. 避免不安全的注射和输血;在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注射和输血服务,确保使用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以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检查和肝炎病毒筛查。
文/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 王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