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健康报:体艺医跨界撞出“健康火花”

发布时间:2025-09-22
字号: + - 14

本报记者 郭蕾 张丹

微信图片_2025-09-23_143251_653.jpg

微信图片_2025-09-23_143255_510.jpg 

9月20日,北京小汤山医院体育馆,市民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匹克球运动。本报记者 张丹 摄

微信图片_2025-09-23_143257_386.jpg 

9月20日,“律动·新生——运动赋能健康”主题摄影展现场,市民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模仿摄影展作品中的动作,感受运动与健康融合的魅力。本报记者 张丹 摄

随着一声哨响,在场嘉宾共同挥拍,为北京小汤山医院匹克球场的启用开出“第一球”。医务人员、康复患者与受邀居民纷纷上场体验,球与拍面碰撞,发出富有动感的“嘭嘭”声。大家相互切磋技术、分享运动心得。这片新启用的球场,瞬间被蓬勃的朝气与生命力填满。

近年来,被称为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三球合一”的匹克球运动,凭借其老少皆宜、上手容易、成本亲民、趣味性强等特点,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走红,逐渐走进国内运动爱好者的视野,成为许多人的运动新选择。当该运动进入医院,又会碰撞出怎样的“健康火花”?

9月20日,北京小汤山医院联合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北京体育大学等机构,举办“体医融合·健康同行”主题学术活动。活动设置“律动·新生——运动赋能健康”主题摄影展,并发布《运动干预指导手册》、启动匹克球运动干预项目,通过体艺医的跨界融合,探索非医疗健康干预的创新路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运动不足已成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科学、安全、有效的运动干预对于预防疾病、辅助治疗、加速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书记张金霞介绍,“健康管理和康复医学是北京小汤山医院的优势学科,从临床治疗、康复治疗到运动测评、运动处方,再到运动实施和营养指导,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业的团队。同时,小汤山医院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良好,温泉水和较高的植被覆盖率都为医院开展‘体医融合’奠定了基础。”

运动有很多种类,缘何选择匹克球?北京小汤山医院体医融合中心主任胡坤介绍,简单来说,匹克球运动就是拿着一个大号的乒乓球拍,在类似羽毛球运动的场地上打网球。这项运动,拥有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和健康收益好3个优点。

“相比于其他球类运动,匹克球运动更易入门,在专业教练指导下,20分钟左右便可掌握其基本动作要领,30分钟左右便能和朋友打一场比赛。其运动强度可大可小,适合不同年龄段人群。”胡坤介绍,北京小汤山医院依托体医融合中心,按标准改建了3个匹克球运动场馆,总面积达700平方米,已于今年8月完工。

该院疾病预防控制与感染管理处员工王小洁已经爱上了这项运动,下班后,她时常约上同事来一场比赛。“匹克球是挥拍类运动,能充分锻炼胳膊和肩膀,让长期伏案工作的我得到了放松。”王小洁说。

活动现场,68岁的王先生第一次接触匹克球,平时热爱运动的他,在教练指导下很快上手。“相比于其他球类,匹克球的球速慢、弹性低,球过网后,能给老年人充分的反应时间,让锻炼者根据自身情况控制比赛强度,是一项健康又有趣的体育运动。”王先生说。打了10分钟球后,王先生全身微汗,身心放松,他表示回家后准备带着老伴和孙子一起打球。

活动中还发布了由北京小汤山医院与运动是良医(北京)健康技术研究院共同编写的《运动干预指导手册》。“该手册介绍了运动处方的基本知识和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等慢性病的运动干预方法;列举了匹克球运动、北欧越野行走、水中运动等特色运动项目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张金霞介绍,“希望该手册能为医务人员提供指导科学运动的实用工具,为人民群众提供自我健康管理的贴心指南。”

运动是良医,而摄影则让其更具感染力。9月20日,“律动·新生——运动赋能健康”主题摄影展同步举行。北京小汤山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江华介绍,摄影展以传统功法、体育赛事、生活运动为三大主线,通过100余幅作品展现运动对慢性病管理、生命质量提升的赋能作用,传递“运动是良医”的核心理念。

“摄影不仅是视觉的艺术,更是情感的载体。一幅充满生命力的摄影作品,可以点燃患者的希望。运动与摄影艺术相结合,能让观者感受到运动的激情、健康的可贵,以及医学的温度。将艺术、运动与医学深度融合,能为患者和公众提供身心兼治的健康新选择。”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秘书长索亚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