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北京小汤山医院开启“飞行员健康管理模式”
说到飞行员,你是不是得仰望,因为他们飞在蓝天白云之上。但其实,他们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北京小汤山医院在10余年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尤其是近年来在不同功能社区(如北京市行政管理人员、院士、飞行员、公安干警等功能社区)中开展个性化健康管理的实践当中,探索出一种由个人、家庭、单位、健康管理机构、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相互促进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特别是三年来与国家卫计委健康教育中心、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传奇体育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国航飞行员360度健康关爱工程”,效果显著,影响深远。
2014年,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市24家首批北京健康促进示范基地中开展了“一院一品”健康促进实践推广活动,旨在打造本市优秀健康促进品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科普能力,更好地为首都市民服务。特此开设“一院一品”专栏,对各医院的优秀健康促进活动案例进行成果展示。
由来 飞行员健康状况 并不乐观
中国民航飞行员的健康管理活动,每周安排1批次,周一上午入住,周五下午结束,每批次10人左右。
三年来,已进行59批次飞行员健康疗养,近600名飞行员及家属从中获益,影响涉及北京、成都、重庆、湖北、上海、山东、天津、深圳等地的航空公司及中国民航总局。
实践证明,这种模式高效、合理、广泛认可、普及面广。 在活动结束后,对近600名飞行员及家属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飞行员的满意率为100%,其中98.2%非常满意,没有不满意。
大多数飞行员都能够掌握能量平衡概念、食物量化技能、食物交换本领、运动监测仪的正确操作方法、越野行走杖的正确使用方法、养生太极拳套路、肢体功能训练方法。大多数飞行员已能够主动运动,主动控制饮食,主动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同时,100%飞行员的体能有不同程度恢复,89%飞行员睡眠障碍有明显改善。
此外,降低了慢病风险。65%飞行员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85%的体重有不同程度下降,100%的飞行员增加了运动量和关注饮食营养。
方案 培养为主 兼顾休养及治疗
针对飞行员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高压力、高负荷与精神紧张问题;跨时区飞行导致飞行员生物钟磨损和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及心身疲劳的问题;体质、体能下降问题;长时间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能量过剩而引起的超重、肥胖、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问题;胃肠疾病突出的问题。
此外,长期坐着工作、体力活动不足引起骨关节退化、心肺功能下降的问题;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健康知识学习时间较少,健康素养和健康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飞行员营养、体质、体能、锻炼等缺乏有效系统健康管理的问题……
医院不仅积极组织院内健康管理和健康疗养方面的专家共同商讨制定疗养方案,而且还聘请了中央保健局、卫生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中心以及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的相关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及完善。
最终确立的疗养方案原则是培养为主,兼顾休养及治疗,目标是帮助飞行员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飞行员的健康生活方式,转变飞行员的不健康观念,找出并学习了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等慢病的风险因素及干预方法,学会掌握一些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的技能,同时对高负荷、高压力进行减压放松。
内容 作息规律科普宣教 共分为六步走
据介绍,飞行员健康管理模式主要具有六个特征。
半军事化的作息管理:帮助树立“生活作息规律”的健康观念。每天6点半起床,晚10点半睡觉,这期间每一个时间段都安排有专家、教练组织、带领或专职人员全程陪同下的运动(太极拳、有氧大步走等)。同时,每日早晨监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大量健康科普知识宣教:每期举办8场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内容涉及饮食营养、运动与健康、心理平衡、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药物干预、必备健康技能等。
个性化的营养饮食:飞行员进院后的一日三餐每一顿饮食均由专职营养师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从摄入量、饮食结构、三餐比例、营养素成分,并结合飞行员体检后的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综合考虑,由餐厅做出个性化的营养膳食,以此把“合理膳食”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可遵照的体验模式,使飞行员真正掌握合理膳食的技能,避免在今后的生活中因饮食不当而“吃出疾病”。
适合职业特点的运动:每天晨起有40分钟至1小时的有氧运动大步走,上午有1小时持越野杖行走,下午有2小时太极拳学习。同时,还结合飞行员的工作特点为每名飞行员制定适合飞行的微运动方法——“机窝里的运动”,还合理安排了温泉水疗、药膳等特色项目。
多种健康技能传授和健康科目协同调理: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体验,解除飞行员的身体病痛或者困扰。周一即由康复专家对每位飞行员的身体状况与不适,尤其骨关节方面的疾病进行康复诊断与评定,周四再进行具体的治疗、体验与治疗指导,包括各种理疗、针灸、按摩、耳贴等。
实行家庭式健康管理:考虑到飞行员的饮食、起居多数是由妻子或其家人来照顾的实际情况,将对飞行员的健康关爱延伸到其家庭,热心邀请飞行员家属共同参加健康管理全过程,共同接受健康知识培训。
效果 健康素养提高了 慢病风险降低了
飞行员是一个特殊职业群体,一方面,能够从事飞行职业的人,要求具备优秀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飞行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得不经受缺氧、低气压、辐射、时差、振动、噪声、加速度、航空毒物、温度负荷、生产任务普遍繁重、饮食及睡眠难以达到健康化等的影响,以至于飞行员的健康状况并不乐观。
为了提高飞行员的健康水平,延长飞行员的飞行年限,保证飞行安全,自2012年3月起,医院和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合作,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国航飞行员开展360度健康关爱工程而进行为期一周的健康管理。
提高飞行员健康素养
健康技能掌握率由管理前的29.4%提高到78.3%,一年后为85.4%
健康知识知晓率由管理前的35.2%提高到88.6%,一年后为91.8%
管理前该群体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58.59%;正常摄盐量知晓率37.37%
正常摄油量知晓率36.36%;正常体重指数知晓率25.25%
管理前空腹血糖正常值知晓率10.1%、空腹血糖糖尿病诊断标准知晓率40.4%、餐后血糖正常值知晓率34.34%、餐后血糖糖尿病诊断标准知晓率18.18%,管理后这些健康常识的知晓率能够达到85%以上
优势 个性化医疗 更好地推广
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客人建档之后,定期或不定期来院复诊,每次由健康管理专职人员提供不同内容的健康服务。周期长,受众少,依从性难以保证。
飞行员的这种模式,便于统筹安排,专家一对多服务,可以节约专家时间;可以短期内树立起健康理念,培植健康习惯,集中学习健康知识与技能;被动健康与主动健康相结合,个人意志与集体行为相集合,依从性普遍良好;影响波及面广,容易在一个小集体或整个部门内形成普遍效应,继而发生连锁反应;个人、家庭、健康管理机构、功能社区管理部门、国家相关部门广泛参与,良好互动,共同促进。
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来制定能够对患者产生最佳疗效的治疗方案和手段的“个性化医疗”概念,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管理也应该遵循“个性化”原则,因为每个功能社区、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是不一样的。小汤山医院这种个性化健康管理模式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它适应了个体从对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到寻找一套个性化的健康维护策略的实际需求。它强调个人、家庭、单位、健康管理机构、国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联合履行对健康的使命与职责,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应该说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可推广的健康促进策略。
http://www.fawan.com.cn/html/2015-01/03/content_534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