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疾病知识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标志物不“标志”

发布时间:2022-04-15
字号: + - 14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预防理念。

  肿瘤标志物中的“标志”二字我们可以理解成特异性,那么这个词也就可以翻译成肿瘤特异性物质,但是这种物质对肿瘤疾病的诊断真的有特异性吗?那么应该说部分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特异性,多数的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不是很强。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就患有肿瘤疾病。做个形象的比喻,肿瘤标志物检测只能找到“嫌疑犯”但不能定罪!因此,检查出肿瘤标志物指标高了不必过分担心,首先,要排除一些可能影响实验检测结果的干扰因素,比如饮酒、睡眠不好、使用药物尤其个别中药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数值的一过性升高。老年朋友服用常服用的灵芝孢子粉就会影响CA724升高。另外螺旋藻、金蝉花、红金消结胶囊也可能产生这样的结果。肿瘤标志物升高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甲胎蛋白),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那么肿瘤标志物正常或者降低就一定没有肿瘤吗?也不一定,比方说,临床上有些确诊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术前后也没有明显变化。再比如即使像AFP这种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相当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其阳性率也仅达到79%~90%(AFP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阈值>400ng/ml)。也就是说,还有10%~20%的原发性肝癌的患者,AFP是正常或轻度的升高。

  那么话说到这可能读者糊涂了,既然肿瘤标志物和肿瘤疾病没有相关性那为什么还要检测呢?那么我要说不但要检测而且还要重视结果,因为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早期发现肿瘤,早期诊断肿瘤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更应该重视:

  发现肿瘤,早期诊断肿瘤有着积极意义。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更应该重视:

微信图片_20220419143958.jpg

  一是有肿瘤疾病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结果升高;

  二是单次检测结果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

  三是经过多次检测,检测数值呈现进行性升高;

  在这三种情况下,肿瘤标志物检测是非常有意义的,要慎重对待,并且要到专业医院请专业医生进一步诊断。

  除此以外,肿瘤标志物还被广泛应用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等情况。临床上一般根据其动态变化情况来判断肿瘤治疗效果。标志物的检测还有助于医生及时为肿瘤病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所以要学会正确使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更好的为我们服务,那么如何更好地利用肿瘤标志物为我们服务呢?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就是一种方法,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有效的提高肿瘤检出的阳性率,如肺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为CEA、NSE、CY211,补充肿瘤标志物为SCCA、CA125等;肝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为AFP,补充肿瘤标志物为CEA,以及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GGT)等。

  综上所述,对待肿瘤标志物这项检查,作为医生要学会科学的使用,客观的分析,使之成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为我们所用。那么患者拿到检验结果后也不要盲目担心,是要理性对待,请教专业医生。这样才会将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0419144002.jpg

检验医学科 王桂立

  北京小汤山医院医技党支部书记,检验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技师。主要研究方向免疫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