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健康科普

【食品安全宣传周】自制发酵食物有什么食品安全风险?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来源: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新闻部 发布时间:2022-09-07
字号: + - 14

  1、秋冬季节很多家庭有自制发酵食物的习惯,这方面会有什么样的食品安全风险呢?

  实际上,家庭自制发酵食品的风险还是很高的。举个例子,在2020年10月,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这个家庭9人食用之后全部死亡,教训还是很惨痛的。死亡原因是死者吃了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了酸汤子后产生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它的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的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食品因天气炎热、潮湿、贮存不当而变质。引起中毒的主要食品为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银耳以及一些变质的淀粉类制品,比如糯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粉等制品。我国近几年发生的中毒大部分与某些地方的特色食品有关,比如北方以酵米面制作的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为主,南方多以酵米面制作的汤圆、以糯米泡制后做成的吊浆粑、河粉等食品为主。这些食品的制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一旦被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污染,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中毒,中毒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肝肿大、呕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甚至休克死亡。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非常高,通常会达到40%~100%。预防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售、不食用酵米面亚种发酵的酵米面、吊浆粑等发酵面米食品。

  (2)制备发酵面米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磨浆之后要及时晾晒或者是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3)禁止出售、食用变质的银耳,不要自行采食鲜银耳。

  (4)发生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及时就医。对中毒患者应及时催吐、洗胃、清肠,并根据症状的轻重予以对症治疗。吃过相同食品但没有发病的人,也要尽早催吐、洗胃、清肠。

  2、秋冬季来临,又到了诺如病毒引发急性胃肠炎高发季节。那么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

  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通过食物传播、通过饮用水传播以及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其中,人通过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饮用水而感染,感染者通过粪便或呕吐物排出病毒污染环境,进而又造成食物和饮水被广泛污染的“粪—口”途径是诺如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