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健康科普

【汤医科普】老年人别拿跌倒不当回事——尽早筛查预防

发布时间:2024-05-17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08.png

来自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显示,跌倒已经成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14.png

1、导致跌倒的因素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17.png

2、跌倒风险的居家评估

1.计时起立-行走测试

(1)有扶手的靠背椅

(2)助行具可握在手中

(3)3米,按照平时走路的步态,往返

(4)测试过程中无他人帮助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19.png

评判标准:

<10秒:正常,提示可以自由活动;

<20秒:轻微异常,提示大部分可独立活动;

20~29秒:轻度异常,提示活动不稳定;

>30秒:中度异常,提示存在活动障碍。

2.下肢肌力测试(5次起坐测试)

(1)坐在稳固椅子上

(2)双手抱于胸前

(3)坐位 ?站位

(4)重复5次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21.png

判定标准:

11.1~13.6秒:下肢肌力良好;

13.7~16.6秒:下肢力量一般;

≥16.7秒,下肢力量不足,提示跌倒风险。

3.平衡功能测试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23.png

判定标准

≥10秒,正常;

<10秒,提示静态平衡功能下降,有跌倒风险。

3、 跌倒风险的预防

1. 坐-立练习

站在椅子前反复缓慢起立坐下,选择带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采用中坐姿势,落座面积占椅面的2/3。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26.png

2. 不倒翁练习

挺直站立,手扶椅背,前后晃动身体,脚尖与脚跟循环着地以锻炼下肢肌肉,达到控制重心的目的。身体晃动幅度不要过大,脚尖/脚跟与地面呈30度角度。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27.png

3. 直线行走

前脚的脚后跟紧贴后脚的脚趾向前迈步,步行轨迹尽量保持直线,向前行走10步~20步后,把身子转过来按照同样的方式走回去,可以头上顶纸盘练习。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29.png

4. 倒退走

找一块平坦的空地作为练习场所,倒着走并尽量保持直线。前脚的脚后跟紧贴后脚的脚趾向后迈步,向后行走10步~20步后,把身子转过来按照同样的方式走回去。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31.png

5. 侧身走

俗称“蟹步”,就是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左脚向左迈出一步,右脚跟一步,右脚内侧紧贴左脚内侧。步行轨迹保持直线,向左侧行走10步~20步后,按照同样的方式向右侧重复。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34.png

微信图片_20240517171736.png

物理治疗科

康复治疗师

张朝阳 

物理治疗科PT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曾于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规培学习。擅长运用Bobath技术、Mulligan技术、McKenzie技术、Maitland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物理因子手段等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运动损伤、心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