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健康科普

【中医康复】针灸是真正的传统自然疗法

作者:石斐 来源: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浏览次数:
字号:+-14



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讲了一半多是针灸理论与技术,可以说,每一种疾病都可以使用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翻译:黄帝向岐伯问道:我抚爱万民,供养百官,而征收他们的租税,很哀怜他们不能终尽天年,还接连不断发生疾病。我想叫他们不服苦药,不用砭石,只是用细小之针,刺入肌肤,就可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的运行在经脉中起到逆顺往来的相合作用。



针法,又称刺法,而刺法的意义较广,是指采用不同针具或非针具,刺激人体的一定部位(腧穴),并运用各种手法以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灸法,古称“灸焫”,又称艾灸。指以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针灸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疏通经络



运行气血是经络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经络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器官、体表肌肤和四肢百骸得以濡养,起着“内溉府藏,外濡腠理”的功能。



若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受阻,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病理变化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针灸疏通经络作用就是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这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2、调和气血



针灸调和气血、扶正驱邪的作用也是通过疏通经络来实现的。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而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穴位和经络也是邪气入侵和传变的重要部位和途径。 针灸相关的经络、穴位,通过补虚泻实,既可以调和人体自身的气血,又可以祛除入侵的病邪,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3、调和阴阳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与针灸手法密切相关。“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阴平阳秘,精神乃至”。



针灸相比于其它治疗方法,具有下面几个优点:



1、速效



《黄帝内经》里提到针灸的疗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古人把针刺之后的疗效比若是风来吹云一样神速。其主要原因是针灸直接作用于穴位上,通过经络传导,外联皮毛肢节,内系五脏六腑,立即可以收到针到病轻的效果。



针灸治疗急症有优势。特别是对一些症状非常明显的病症,如各种急性疼痛(腰痛、三叉神经痛、牙痛、头痛、腮腺炎疼痛、带状疱疹疼痛、坐骨神经痛、胃痛、腹痛、颈痛)、痉挛、炎症、哮喘发作等等,都可以马上取得效果。这是任何其他医疗方法都无可比拟的。



自两千年前开始,针灸一直是急症的重要治疗手段。



2、方便



一针在手,立即就可以解除病苦,不用买药、煎煮等程序,是极为方便的治疗法。特别是在救急的关键时刻,针灸的优势非常明显。比如,中风突然发作的急性期,家庭成员在第一时间的针刺治疗可以抢救病人的生命,极大地减少后遗症。



千百年来,针灸在临床上创造了数不清的医学奇迹。还有什么理由怀疑针灸呢?病人只是在西医治疗无效时才想起针灸,为什么不在早期就用针灸防患于未然呢。



3、自然



针灸是真正的传统自然疗法。针灸治疗作用的实质是激发、调动和增强了机体本身所固有的自我调节能力。



目前盛行的自然疗法是主张利用营养疗法,及天然动物、植物、矿物类,来治病救人的学派,但仍然依赖身外之物,而针灸利用体内自有的气,来治疗疾病,是完全以人体生理机制为基础的,完全无毒副作用。



应该说,一个好的医疗方法所必备的几个条件:



1、无或少毒副作用。



2、适于临床各种病症。



3、操作应用方便,安全。



4、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重复,可普及推广,先进性。



针灸是一大医学体系,其理论精深,其针法微妙,作为一名中医,不但是要通晓中药治病,更要通晓针灸治病。想要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针灸之术,不可不通,也不能不通。



文/中西医结合康复科 石斐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