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肥胖的健康指导
一 正确认识肥胖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常把体重分为脂肪重和去脂体重(瘦体重),瘦体重包括肌肉、皮肤、骨骼、内脏、体液及其他非脂肪体重。
身体成分通常用体脂百分比来表示。体脂百分比=脂肪体重/总体重x100%一般认为,男子不应超过25%,女子不应超过30%,否则将评价为肥胖。
另一种常用的身体成分评价指标为体重指数(BMI),BMI=实际体重(kg)/身高(m)2。此种方法确定的人的标准体重为BMI=22,20~24.9为正常体重,25~29.9为超重,30~40为肥胖,>40为病态肥胖。
二 肥胖的预防
一生中最容易发胖的三个时期:婴儿期,青春发育期与中老年期,预防重点应在此三期。
合理安排饮食:饮食有规律;少量多次;少吃油腻;多吃果蔬;少喝甜饮料;饮酒要适量。
勤劳动,多活动:活动能增加能量消耗,适当运动能强身健体。
纠正错误观念,对婴幼儿青少年儿童尤为重要,中老年发福也不是好事
随时评价、监督自己的体重、BMI等变化
正确引导儿童、少年的膳食习惯,及时监控体成分,年少时的饮食习惯可能对终生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少年肥胖比成人更难减肥
运动不是负担,而是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的必要条件,应每天有规律进行锻炼
去除不良进食习惯,不多吃任何食物
三 科学减重
1.饮食减肥法
限制膳食热量——低能膳食女性1000~1200男性1200~1600或比原来低300~500
补充微量营养素
调整膳食结构——蛋白质15~20% 脂肪20~25% 碳水化合物60~65%
适量优质蛋白的摄入 纠正不吃谷类的错误观点 以减少脂肪摄入为主
改变饮食习惯——少吃多餐限热量 少盐少酒少含糖饮料少油炸少零食,细嚼慢咽,进餐后不静止
2.运动减肥法
(一) 有氧运动
1 运动强度——有大肌群参与的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
2 运动形式——常用步行、骑车、爬山、打球、慢跑、等周期性运动,根据喜好、条件选择
3 运动时间和频率——由小运动量开始,30min/天开始渐渐增加至目标,每周至少3~4次
(二) 注意事项
运动前全面体检,注意合并症和危险因素
为避免代谢紊乱,热量负平衡不超过500~1000kcal/d(包括饮食减肥)
减肥速度:建议0.5~0.9kg/周,不超过3.6kg/月
形成良好的运动、饮食习惯,长期保持
减肥按限制饮食、增加运动各占50%
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和强度
剧烈运动前至少5~6min的热身、伸展运动;运动后至少10min的放松活动。
以下症状立即停止运动——心跳异常:如心率比平时明显加快,心律不齐,心悸,心烧;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出现胸部、上臂或咽喉部疼痛或沉重感;特别眩晕或轻度头疼;意识紊乱,出冷汗或晕厥;严重气短;身体任何一部分忽然疼痛或麻木,一时性失明或失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