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搜狐:问诊康复之痛:收费标准扭曲 康复能力落后他国30年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10-10
字号: + - 14


  体验三:



  此次小编走进小汤山医院进行相约守护体验,在了解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不易的同时,通过专访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也问诊了一把现行康复体系之痛。



  康复目的是让患者自食其力



  “康复的目的是要把患者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不仅仅是让他回到躺着回到家里”,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康复中心主任武亮如是定义“康复”。在他看来,在大医院接受完手术的患者很多由于未及时接受康复治疗,而生活不能自理,甚至终生卧床,需要人照料。



  康复环节的缺失,导致整个医疗链条的不完整,甚至可以说具有破坏性的。因为这样的活着,而不是正常生活对患者身心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损伤。



  北京重提建立康复三级体系



  因康复训练治疗会大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和出现急危重症的比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慢性病人的康复可以大大减轻医疗负担和社会负担,还可以使患者重新回归社会。



  可以说,所有疾病都涉及康复问题,满足全患者群的康复需求,需要打造包括专业康复机构、综合医院康复科和社区康复在内的三级康复网络。三者分别承担不同功能,针对不同人群,专业的康复机构主要是对失能型患者及处于疾病亚型期的患者;综合医院负责患者的急性期的康复指导,早期介入可以帮助患者摆脱丧失运动功能的危险;社区康复则主要针对需要长期护理和帮助的患者。



  针对目前北京康复专业发展滞后、全市无一家专业护理院的现状,北京市卫计委已经启动康复护理网络标准制定,委托北京市小汤山医院承担该标准的调研和起草工作。



  武亮介绍,康复养老关乎百姓民生,与庞大的康复需求相比,京城康复能力的短板毋庸置疑,康复网络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目前其已率团队着手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康复床位、康复人员、康复需求等进行调查,这是首次全市性的康复能力和需求的摸底调查,调查对象既包括公立医院也包括民营医院。这意味着,康复体系的建设将进行全市层面的全盘规划,无公私姓之分。



  在武亮看来,每个区县建立一家康复医院可以有效满足辖区内的康复需求,这家康复医院不担提供专业的康复服务,而且还承担着对社区医院康复能力建设的任务。这样,除急危重情况的患者在专业康复机构接受训练外,其他慢性病患者都能就近进行康复。



  说到目前康复能力的严重不足,武亮举例道,就最为常见的偏瘫患者来说,只有不到1/5的患者接受了康复训练,在农村地区这个比例则更低。除了家属自愿放弃、经济能力不足原因外,对康复的认知度低和康复机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



  价格标准扭曲亟待按训练目的收费



  除了康复网络亟待健全外,现行医保目录中的康复收费问题也让武亮“很头疼”,该价格标准中,与康复有关的只有一项“肢体功能训练费”,就是按照训练一个部位来收费,每个部位收费10元且设有每日训练部位的数量上限,超出的部位训练费用医保不予报销。



  “这样的收费太不合理了,在这个标准制定时康复方法确实是按照部位训练的,但20多年后的现在,康复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都突飞猛进了啊!”,对于缘何“不合理”,武亮解释称,一方面,全身只粗分为17个部位,比如以上肢训练来说,按照部位的划分,上肢只有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三个部位,但训练腕关节的话,势必会训练五个手指,每个手指和手部肌肉都要训练,这部分收费却是空白;另一方面,目前都康复训练多以功能训练为区分,如平衡训练、步态训练、肌肉张力训练、稳定性训练等等,而每一项训练都会涉及到多个部位,这样来说,仅仅按照一个部位收费10元的标准来说很难计算部位数量,且没有考虑到技术和人力成本。“如果仅按照部位来说,一个普通的偏瘫患者每天的训练部位就多达30至40个,但医保只能报销其中的1/3”。



  武亮建议,养老康复的需求之大从小汤山医院的收治人数上就可见一斑,医院目前仅有的150张床比去年翻了一倍,但仍然满足不了患者的入院需求,截至目前,治疗费用已经是去年同期的102%,医保总额预付的资金也用到了全年的80%。他认为,康复体系建设已经被政府提上议事日程可见其重要程度,我国现有的康复能力落后于发达郭嘉30年。在康复体系建设的同时,价格标准也应该精细化,按照技术目的来确定价格,不然以当下扭曲的价格标准来说,既不利于患者治疗,也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长久看来更不利于整个康复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