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自然医学

食药物质

黄芪

字号: + - 14

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图片6.jpg

【性味归经】

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

【功效主治】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退肿,托疮生肌。主治肺脾气虚咳喘、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气虚自汗、气虚水肿尿少、气血虚所致疮疡难溃或溃久不敛、气血不足之贫血、气虚血滞之偏枯等症。

【药理研究】

黄芪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在体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诱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理活性。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促进各类血细胞的生成、发育及成熟过程,促进骨髓造血功能。黄芪煎剂可显著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DNA合成,加快有核细胞分裂过程,明显提高小鼠血浆和组织内cAMP和cGMP的含量,促进蛋白质更新。黄芪对人及动物有利尿作用。对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黄芪粉能显著减少尿中蛋白量,使肾脏病变减轻。黄芪还能增强体质和免疫功能,具有抗衰老、改善心脑及肝肾功能的作用。

【药膳举例】

1.北芪炖鲈鱼

材料:鲈鱼l条(重约500克),黄芪30克,料酒、精盐、葱段、姜片、生油、鸡精少许。

制法:将黄芪浸润洗净切片。将鲈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入油锅煎至金黄色,锅中注入适量水,加入鸡精少许,再加入黄芪、料酒、盐、葱、姜,旺火烧沸,撇去浮沫,改为小火炖至鱼肉熟烂,拣出黄芪即成。

功效:具有补气养血、健脾行水的作用。适用于脾虚食少、乏力、眩晕、心悸、健忘、面色无华,还用于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慢性白细胞减少症、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及周围神经麻痹等症。

2.补虚正气粥

材料;炙黄芪30克,党参3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先将党参、黄芪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煮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二次煎汁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用粳米加水适量一起煮粥。粥成后,加白糖调味,稍煮即可。每日1剂,连服l周。

功效:本方具有益气固本的作用。适用于年老体弱、元气不足、面色白、身倦肢乏、动则自汗、易于感冒、大便溏薄等症。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黄精

下一篇: 火麻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