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物质
丁香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呈研棒状,长1~2cm。此外,丁香还有公母之分,《本草新编》记载:“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人们将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二者虽功效一致,但公丁香的香气更加浓郁,母丁香香气较淡,药效也较弱。丁香一般指“公丁香”。
药用丁香与观赏丁香花虽然名称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药用丁香属于桃金娘科,是丁香树花蕾经干燥后制成,因其形状酷似钉子而得名。而观赏用的丁香花则属于木犀科,主要用于园林美化,两者在植物分类和用途上并无关联。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用主治】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用于胃寒呃逆,心腹冷痛,阳痿遗精,阴冷不孕,腰膝冷痛,寒疝腹痛。
此外,丁香还是一味天然止疼药,可有效缓解牙痛。同时可治口气,古代时人们将其含在嘴里祛异味,被称为“古时口香糖”。
【现代研究】
(1)抗菌消炎
丁香对枯青霉菌、葡萄灰霉菌、苹果褐霉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丁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并且具有显著的祛痰和消炎作用。
(2)抗病毒
以丁香为主要成分的药物对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柯萨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但对肠道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无明显影响。
(3)保护血液系统
丁香提取物对二磷酸腺苷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丁香苷的降压作用对去甲肾上腺素或颈动脉结扎所致的血压升高没有作用。
(4)保护消化系统
丁香提取物和乙醚提取物能显著减少腹泻次数。丁香具有抗溃疡、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解除肠痉挛、抗腹泻和保肝利胆的药理作用。
(5)保护神经系统
丁香酚对热敏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均表现出增频效应,而对冷敏神经元则表现为抑频效应,对温度不敏感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则无明显影响。
(6)促进透皮吸收
丁香具有促进透皮吸收作用。
(7)抗诱导和抗癌
丁香倍半萜为一有希望的抗癌剂。
(8)抗氧化
丁香具有强抗氧化作用,丁香酚和没食子酸是其主要的抗氧化成分。
(9)其他
丁香苷有较强的保肝利胆作用。
『食疗推荐』
1.丁香陈皮麦芽饮
材料:丁香3g,陈皮5g,麦芽10g。
做法:丁香、陈皮、麦芽洗净,置于砂锅中,加入1.5L水煮15分钟,即可。
功效:温中理气,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寒,胃气上逆,消化不良者。
2.丁香山药粥
材料:丁香3g,山药30g,大枣2颗,粳米50g。
做法:将山药、大枣、粳米洗净,置于砂锅中,加入1.5L水煮20分钟后,加入丁香再煮15分钟。
功效:健脾降逆,暖胃。适用于胃寒呃逆、食欲不振者。
『食用禁忌』
1.不宜与郁金同用,二者属于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
2.热病患者及阴虚内热体质者忌服,以免加重体内的热象。
3.过量服用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四肢无力、呼吸抑制、反射消失等症状,大量服用丁香油还可能引发呕吐甚至死亡。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