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物质
地黄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熟地黄为取净生地黄,用黄酒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性味归经】
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肾经。
鲜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经、肝经、肾经。
熟地黄:甘,微温。归心经、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治疗热入营血,舌绛烦咳;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鲜品可捣汁入药。
熟地黄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诸证,为养血补虚之要药;肝肾阴虚诸证,为补肾阴之要药;崩漏等血虚出血证,炒碳止血。
【药理研究】
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肿瘤、抗过敏、保护心血管系统、抗真菌、止血、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抗炎免疫、改善肝脏缺血等作用。地黄中梓醇抗抑郁、改善肝纤维化;地黄多糖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糖等。
【药膳举例】
1.地黄炖乌鸡
【原料】 鲜地黄50克、饴糖20克,乌鸡1只(重约500克)。
【做法】将乌鸡除去毛、内脏,洗净;生地黄洗净,切成条状,加饴糖拌匀,装入鸡腹内;将乌鸡仰置瓷盆中,隔水用文火蒸熟即成。吃肉喝汤。
【功效】补髓填精、补脏益智,适用于用脑过度、脑髓不足而见头转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酸痛、神疲气短等症。
2.导赤清心粥
【原料】生地黄汁50毫升,麦冬6克,莲子20克,淡竹叶6g,雪梨1个,粳米20克,砂糖适量。
【做法】将药材洗净后加水共煎,去渣取汁;雪梨去皮捣烂取汁;粳米洗净煮粥,待沸后先下药汁,后下梨汁;粥熟后调入砂糖即可。分2-3次服食。
【功效】清心凉营,适用于伏暑、邪在营血,症见发热日轻夜重、心烦不寐、口干渴不欲饮、小便短赤热痛、舌绛等。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