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自然医学

食药物质

赤小豆

字号: + - 14

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微甘。

图片14.jpg

【性味归经】

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

【功效应用】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适用于暑热心烦、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湿热毒火内盛所致的疮疖化脓、肿痛及湿疹瘙痒、脚气者等各类痈疽疮毒者。水肿胀满(下肢水肿更宜)、黄疸、小便不利及便秘者。暑热心烦、脾胃不健者。

【用法用量】

可作为主食煮粥、饭,做糕点,或入散剂。煎汤用量在15~50克。外用常磨成粉,外敷于患处。

【注意事项】

赤小豆善逐津液,久食令人津枯变瘦,故津亏干瘦者不宜多食。

【药膳推荐】

1.山药赤小豆粥

【材料】赤小豆30g,山药30g大米50g,白糖10g。

【做法】把赤小豆去杂质、洗净,山药用清水润透,切3厘米见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净。把赤小豆、大米、山药、白糖同放锅内,加水800ml。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g。

【功用】具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肝炎患者,兼有大便泄泻、小便短少、倦怠腹胀、舌干口渴等症者食用。

2.赤豆茯苓粥

【材料】赤小豆70克,茯苓20克。

【做法】将赤小豆、茯苓分别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改小火煮1~2小时,至赤小豆熟烂即可。每日早、晚温热食用。

【功用】具有化解湿热毒火,除水肿,消脓疮,安心神的功效。适用于湿热毒火内盛所致的心烦不眠、疮疖脓肿、大小便不通、湿疹瘙痒、脚气、水肿者多食。夏季食用尤佳。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草果

下一篇: 代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