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汤山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宣教
  • 2019-02-13
    节后减肥,不要再踩坑了! 2019-02-13

    刚过完年,春节的大鱼大肉是不是又给自己新添了好多脂肪呢? 于是,我们又将面对如何减肥的难题。 今天,给大家讲讲:减肥,6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 误区一:只有主食中才含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糖食物):不仅包括人人皆知的各种糖、蜂蜜,还有每顿饭都离不开的米、面以及根茎类、五谷杂…

    阅读详情
  • 2019-01-15
    流感高发季,戴口罩到底管不管用? 2019-01-15

    管用!而且还很重要! 口罩虽小,但对于预防流感的作用还是很大的~ 在流感高发季,配合着勤洗手,流感病毒侵害我们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为什么小小口罩就可以预防流感?什么样的口罩能预防流感?戴口罩有什么讲究?都在这下面

    阅读详情
  • 2019-01-11
    流感高发季,好好洗手有多重要? 2019-01-11

    嗯,是的,流感又双叒叕来了。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通常每年的12月至次年1月为北京市流感的发病高峰期,北京已经进入季节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流感嘛,谁都不想得,除了接种流感疫苗,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可以预防流感呢?有的!那就是——好~好~洗~手~ 真的,不要小看洗手的力量!

    阅读详情
  • 2019-01-08
    这些习惯会让你毁掉子宫 2019-01-08

    女性朋友应该都清楚,拥有一个健康的子宫对与女性是非常的重要的,但是你日常中不好的习惯会让你毁掉你的子宫的。那么具体是哪些习惯呢? 1、抽烟 医学证明,长期抽烟的女性患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子宫颈内上皮细胞癌的比率,比没有抽烟的女性要高3.5倍。长期处于二手烟环境中,发生子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最高达7.2倍。 2、反复…

    阅读详情
  • 2019-01-07
    注意饮食 养成健康减肥习惯 2019-01-07

    在减肥过程中很多人不能拒绝美食的诱惑,想要健康减肥,就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1、制定减肥食谱为了使蔬菜和水果占到膳食的1/2以上,最好制定一份食谱。例如,如果吃米饭和猪肉时,含有丰富食物纤维的凉拌裙带菜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饭后甜点一定要吃猕猴桃和梨。即碳水化合物或脂肪含量绝对不能超过1/2,其含量越少越好…

    阅读详情
  • 2019-01-04
    戒烟酒是保护前列腺的好方法 2019-01-04

    前列腺炎是一类常见的男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特性,很难彻底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远离前列腺。 前列腺炎是一类常见的男性疾病,具有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的特性,很难彻底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

    阅读详情
  • 2018-12-14
    教您认识什么是食物交换份 2018-12-14

    食物交换份是指将常用食物按营养成分的特点将食物分类,然后在每一类食品中按常用量定为一份,并计算出每一份食物粗略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能量),再将每一类食品的其他食品计算出等值营养成分的食品量。 一般按其所含营养成分的比例分为6类,说明各类食物提供同等热卡90千卡的重量,叫做1份食物交换份。…

    阅读详情
  • 2018-12-14
    老年衰弱的原因及预防 2018-12-14

    一、什么是老年衰弱综合征?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储备原料减少,然后受到外界的刺激,给老年人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不良事件、疾病等症状,称为老年衰弱综合征。它主要表现为跌倒、疼痛、肌少症、营养不良等,这些是因为机体储备能力下降,所以在有外界刺激时发生的一些不良的事件。举个例子:有一个门槛,正常人迈过去了,…

    阅读详情
  • 2018-10-25
    如何预防及治疗便秘 2018-10-25

    便秘如何预防?1.避免进食过少或食品过于精细、缺乏残渣、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多吃对通便有益的食物,如香蕉、白菜、豆芽、苹果、山楂等。2.避免排便习惯受到干扰。由于精神因素、生活规律的改变、长途旅行过度疲劳等未能及时排便的情况下,易引起便秘。3.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会使肠道的敏感性减弱,形成对某些泻药的…

    阅读详情
  • 2018-10-23
    为什么体检抽完血后有的人手臂会淤青? 2018-10-23

    “大夫,体检回来后,我抽血的地方青了一大片,这是为什么啊?怎么办啊?有没有事啊?”,“医生,您看看我抽血的地方紫了,胳膊还疼,是不是护士技术不好啊?”体检中,我们时不时的就会接到这样的电话或咨询。大家知道,空腹抽血是体检时必查的项目,那为什么有的人在采血后会出现淤青呢?真的是护士技术不好吗?其实,不…

    阅读详情
  • 2018-10-23
    便秘有害人体健康 2018-10-23

    一、便秘的概述便秘(constipation),主要是指排便频率减少,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粪便量少且干结时称为便秘。医学上的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必须结合粪便的性状、本人平时排便习惯和排便有无困难作出有无便秘的判…

    阅读详情
  • 2018-07-12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三减三健”——“健康口腔” 2018-07-12

    (一)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二)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刷牙1次。睡前刷牙更重要,养成刷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三)普通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并进行早期治疗。(四)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帮助其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阅读详情
  • 2018-07-02
    饮水的学问 2018-07-02

    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的确如此,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一个成年人的体液,可以占到体重的大约60%。我们人体内发生的一切化学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一个人可以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存活数周,但如果没有水,生命只能坚持一周左右。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每天需要喝多少…

    阅读详情
  • 2018-04-11
    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 2018-04-11

    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心理卫生问题能够通过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寻求情感交流和心理援助等方法解决。如果怀疑有明显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疾病,要及早去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咨询、检查和诊治。精神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者,应及时接受正规治疗,…

    阅读详情
  • 2018-04-11
    保持体重 避免超重 2018-04-11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23.9kg/m2之间。计算公式为: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

    阅读详情
  • 2018-04-11
    接种疫苗 预防传染病 2018-04-11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疫苗指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相对于患病后的治疗和护理,接种疫苗所花费的钱是很少的。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规定受种的疫苗;二类疫苗,指…

    阅读详情
  • 2018-04-11
    有效防控身边的动物传染病 2018-04-11

    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人一旦被犬、猫抓伤、咬伤(或破损伤口被舔),要立刻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及时彻底地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消毒;并尽快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医,对伤口作进一步处理,并且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疫苗的接种一定要按…

    阅读详情
  • 2018-04-11
    创伤性出血的处理方法 2018-04-11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受伤出血时,应立即止血,以免出血过多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小的伤口只要简单包扎即可止血。 对较大、较深的伤口,可以压迫出血处上方(在四肢靠近心脏一侧)血管止血,例如指压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止血带止血等。在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时,…

    阅读详情
  • 2018-04-04
    孩子出生后的注意事项 2018-04-04

    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孩子出生后1小时内就应开始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含有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有助于婴儿发育,含有大量的抗体,增强婴儿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同时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间的情感,促进母亲的健康恢复。应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婴儿6个月以后,母乳…

    阅读详情
  • 2018-04-03
    远离烟草 健康生活 2018-04-03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各类疾病的风险升高约30%。戒烟越早越…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