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胶 2025-07-29阅读详情
阿胶发源于古东阿(今山东省平阴县东阿镇),故名阿胶。真正的阿胶是用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胶块,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阿胶的药用始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代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据科学考证,《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战国时期或者更早,说明阿胶作为药用在我国至…
-
八角茴香 2025-07-29阅读详情
八角茴香,又称大茴香、大料等,八角茴香在中餐制作中常被用作香料,用途广泛、普及率高,可腌渍食材、调汤、烩肉等,亦可掩盖腥臭、增香味、促食欲。八角茴香大多数是8个角,少数7个或9个,气香味甜,尤以个大、色红、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肝、肾、脾、胃经。【功效应用】 八角茴香具有温阳、散寒…
-
白扁豆 2025-07-29阅读详情
白扁豆又称南扁豆,蛾眉豆,眉豆。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毫米,宽6~9毫米,厚约7毫米。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眉状种阜。白扁豆是一种常见农作物,晒干炒后可食用,也可做药用。它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
-
白扁豆花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未成熟花蕾。主产于江苏、河南、安徽等地。每年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扁豆花的颜色可分为紫花扁豆和白花扁豆。紫花扁豆的花为紫红色,荚绿色带红或紫红色或青绿色,种子黑色或褐色,又叫鹊豆;白花扁豆的花为白色,荚为绿白色,所以叫做白扁豆。紫花扁豆和白花扁豆都…
-
白果 2025-07-29阅读详情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除去肉质外种皮的种子,作为传统中药,最早以“银杏”之名收录于《绍兴本草》,而“白果”之名首见宋末元初李鹏飞的《三元参赞延寿书》。李时珍谓:“原生江南,叶似鸭掌,故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白果以壳色白、种仁饱满、断面色淡黄者为佳。外观洁白、…
-
白芷 2025-07-29阅读详情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禹白芷、兴安白芷、川白芷、杭白芷或云南牛防风的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切片,生用。【性味与归经】味辛,性温。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解表,祛风燥湿,消肿排脓,止痛。适宜于风寒感冒,鼻塞,头痛,眉棱骨疼痛,风寒湿痹证关节疼痛,湿盛赤白带下、泄泻,痈肿…
-
百合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百合科植物百合或细叶百合的肉质鳞叶。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生用或蜜炙用。【性味归经】性甘,微苦,寒。归心、肺经。【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食药功效】(1)抗肿瘤多糖类成分…
-
薄荷 2025-07-29阅读详情
是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归经】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功效主治】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常用于风热感冒,缓解风温初期的头痛,目赤泪多,咽喉肿痛,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等症状。【现代研究】1.挥发油薄荷中的薄荷醇和薄荷酮是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和镇静作用,是其清凉…
-
荜茇 2025-07-29阅读详情
别名鼠尾、荜拔,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9月,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味归经】辛,热。归胃、大肠经。【功效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吞酸,肠鸣泄泻,冷痢,阴疝,头痛,鼻渊,齿痛。【现代研究】1.抗炎作用荜茇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发挥抗…
-
草果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性味归经】味辛,性温,无毒,入脾经、胃经【功效主治】燥湿温中、除痰截疟,用于治疗寒湿内阻、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疟疾寒热等。【现代研究】草果作为芳香化湿类的香料,成分丰富。挥发油作为草果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广谱抑菌性,对真菌、细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燥湿温中、抑菌防霉。草果提取物…
-
赤小豆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呈长圆形而稍扁,长5~8mm,直径3~5mm。表面紫红色,无光泽或微有光泽;一侧有线形突起的种脐,偏向一端,白色,约为全长2/3,中间凹陷成纵沟;另侧有1条不明显的棱脊。质硬,不易破碎。子叶2,乳白色。气微,味…
-
代代花 2025-07-29阅读详情
代代花为云香科植物代代花的花蕾,其果实最开始为深绿色,冬季果实呈橙黄色,次年夏季果实又变青,故有“回青橙”之称,又名玳玳、枳壳花、玳玳橘、回春橙、酸橙花。香气浓郁,果实美观,是庭院和室内摆设的优美盆栽花卉。花和白兰、茉莉一样,可制花茶,还可入药和提取香精。花洁白,极芳香,花期5~6月,盆栽观赏,甚为清…
-
淡豆豉 2025-07-29阅读详情
淡豆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干燥成熟种子(黑豆)经发酵形成的加工品。淡豆豉的制作历史悠久,入药的淡豆豉都有着严格的炮制规范:取黑大豆洗净,另取桑叶、青蒿加水煎煮,滤过,将煎汁拌入净大豆中,待汤液被吸尽后,置蒸制容器内蒸透取出,稍凉置容器内,用煎过汁的桑叶、青蒿渣覆盖,在温度25-28℃,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闷…
-
淡竹叶 2025-07-29阅读详情
在我国南方的山区,有这么一种奇特的“竹子”,它没有粗壮的茎秆,只有细细的茎和几片“竹叶”,个头也十分的矮小,乍一看还以为是竹子的枝叶落到地上了,这就是“淡竹叶”,俗称淡竹、山冬、地竹、山鸡米、迷身草、竹叶麦冬、金竹叶、碎骨子等。淡竹叶,为禾本科淡竹叶属植物淡竹叶的干燥茎叶,于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除去…
-
当归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味归经】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主治】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药理研究】当归有降低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功效与作用;降血…
-
党参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根。【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功效主治】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用于中气不足产生的食少便溏、四肢倦怠等症;肺气亏虚引起的气短咳喘、言语无力、声音低弱等症及血虚萎黄,头晕心慌,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药理研究】增强机体应激能力、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溃疡…
-
刀豆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豆科植物刀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因豆荚的形状像刀或似人挟剑得名“刀豆“或“挟剑豆”。刀豆未成熟时其嫩荚脆嫩,肉厚味鲜,可做鲜菜炒食,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种子,晒干,可煮食或入药,为典型的药食同源代表。【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归胃、肾经【功用主治】温中和胃,降气止呃,温肾助阳。用于缓解脾胃虚寒,胃气上逆引…
-
地黄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熟地黄为取净生地黄,用黄酒蒸法蒸至黑润,取出,晒至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性味归经】生地黄:性寒,味甘。归心经、肝经、肾经。鲜地黄:性寒,味甘、苦。归心经、…
-
丁香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呈研棒状,长1~2cm。此外,丁香还有公母之分,《本草新编》记载:“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实治病无分彼此”。人们将未开放的花蕾称为“公丁香”,而成熟的果实称为“母丁香”。二者虽功效一致,但公丁香的香气更加浓郁,母丁香香气较淡,药效也较弱。丁香一…
-
杜仲叶 2025-07-29阅读详情
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的干燥叶。在植物分类学上属独科独属独种的植物,极其珍稀。杜仲从树叶到树皮中都含有丰富的杜仲胶,轻轻折断树皮或者撕开一片树叶,会发现有非常多的白色丝状的物质,故杜仲又叫丝棉皮、胶树。杜仲叶与杜仲皮有相同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性味归经】性温、味微辛,归肝、肾经【功效主治】补肝肾、强筋…